陈干万:深圳机场建设的“拓荒牛”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4-08-12

陈干万,男,1934年出生,1950年入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转业后参与组建深圳警察学校;1982年11月至1988年参与深圳机场建设,任深圳机场筹建处副主任;1988年任机场建设领导小组人事培训处处长。1989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深圳机场公司副总经理、法人代表、工会主席,1994年退休。

空军转业 再续航空情缘

1950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陈干万积极报名参军,被分到珠江军分区学习。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先后到武汉航空预科学校、沈阳第八航空学校学习,主修飞机和发动机专业。毕业后的陈干万留在了部队,这一待就是32年。当时的陈干万从没有想过,自己的这段军旅生涯,能让自己在深圳机场的建设乃至整个航空业的发展留下印记。

陈干万是土生土长的深圳观澜人,转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参与筹建深圳警察学校。几个月后,恰逢深圳规划建设机场,深圳提出要建“自己的”机场——自己出钱、自己建设、自己管理。对于当年的场景,陈干万至今难忘。他回忆说,机场筹建处建在一间车库里,包括自己在内一共就三名工作人员,剩下的只有三张办公桌、六张折叠椅、八个玻璃杯、一把电风扇、一部电话。正是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陈干万和同事们立志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由于当时国内的机场都是由民航总局直接管理、国家出钱建设,建一个“自己的”机场对于当时的国内民航界来说就像个爆炸性新闻。但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的提法经过了可行性研究,最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深圳机场的建设没有先例可学,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

眼前的困难并没有把陈干万吓退,既然组织信任并安排,再苦再难都只有一个字——干!就这样,深圳机场的筹建之路开始了。

1.jpg

陈干万展示个人事迹报道

不畏困难 移山填海建机场

筹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比陈干万想象中的要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不缺的就是迎难而上的决心和行动。

为了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机场,陈干万和专家们从早跑到晚,足迹几乎遍布了深圳的每个角落。经过一番艰苦的考察,确定了18个备选场址,在逐一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最终选择了黄田场址作为机场建设点。

随着项目动工,很多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浮现。当时的黄田场址是一片滩涂地,地面淤泥最深的达到15米,最浅的也有5米,要在滩涂地上建机场跑道,基础一定得筑牢。但在清理的过程中,淤泥挖完又弥漫上来。陈干万请来了各地专家“会诊”,最终决定在淤泥上筑起四方的防御堤,防淤堤一压到底,再把围起的淤泥全部挖出,最后进行填埋。考虑到淤泥挖掘量的问题,临近施工前,陈干万提议把机场整体向北移两三公里,正好可以把区域内的五座山挖出的土石填埋到淤泥区域。陈干万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深圳机场可以说是移山填海建成的,这也创造了当时航空界的一个奇迹。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在陈干万身上得到了印证。回首当年,陈干万坦言,深圳机场的建设有两道坎:一个资金问题,一个是人才问题。

深圳机场作为“自己出钱”建的机场,那么建设资金从哪里来?陈干万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向市民“借钱”。作为深圳机场公司首任法人代表的陈干万签名发行了1个亿债券,很快被市民认购完。同时,部分机场建设项目引进了外资和其他企业,此外,还通过当时国家经贸部向国外进行贷款,并在深圳市政府的担保下向银行贷款,加上深圳市政府和民航总局的支持,十余亿的建设资金筹集完成。

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失是另一个让陈干万寝食难安的问题。陈干万决定面向全国招聘,吸引内地人才来深参与机场的建设。为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陈干万向市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为所有来到深圳机场开展建设的人提供住房保障,同时还要帮助解决专业人员家属农村户口转入深圳城市户口的问题,解决专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招聘广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前来面试,人才缺失的问题迎刃而解。

日夜兼程 创造民航史奇迹

当时的机场位置在离深圳城区非常远的荒郊野外,从“原关内”到机场的交通并不顺畅,要经过石岩、沙井等地才能抵达机场建设工地,整个行程要花费近3个小时。

当时机场建设工地的居住条件很艰苦,只能居住在工棚内,工作人员一周只能回深圳市区洗一次澡,平日在机场连洗脸的水都没有,就在附近挖了一个池子,盼着下雨时能够接点水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跑道、一流的管理……朝着建设一流机场的目标,陈干万带领大伙没日没夜地干,干出了当时国内民航史的一个奇迹。

从1989年5月动工,到1991年10月建成通航,深圳机场的建设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并被称赞为“工期短、造价低、质量高的优秀工程”。通航那天,陈干万并没有出现在仪式现场,他仍旧忙碌在值班一线,为顺利通航奔走着。不需要鲜花和掌声,陈干万用这份默默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接下来的几年里,陈干万继续为深圳机场跻身国际先进机场行列而努力。直至1994年,陈干万从深圳机场公司退休,才离开了干了大半辈子的“蓝天”事业。

如今,不管何时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陈干万眼睛里总是闪着光。他自豪地说道,自己为航空业的发展尽了一份责任,终不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2.jpg

1991年10月建成通航后的深圳机场

(来源:龙华区区委组织部,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