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斌:退役不褪色 创业再启航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4-08-12

1.jpg

曾广斌,现任深圳标朗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是驻广东惠州某集团军装备部处长,于1990年入伍,中共党员,军事硕士,服役期间先后担任过班排连营团主官,2017年06月选择自主择业前曾任集团军机关正团级处长,上校军衔。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被原广州军区评为优等指挥员,连续4次被原广州军区评为训练先进个人,被军级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脱下军装 打造科研团队研发行业技术

“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为了盈利,会竭泽而渔。人存在于社会上,不仅是想自己得到什么,更多要想为这个社会能做点什么”。 曾广斌,作为服役28年的精英老兵,在2017年底转业后选择重新出发,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势中创立卡颂智能壁材,并加入福田区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在空气净化领域为人民呼吸健康不断努力。

1990年,曾广斌进入部队,在28年的戎马生涯中先后担任过班排连营团主官,2017年,从军28年的曾广斌从一名正团职上校军官毅然选择自主择业,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公司成立后,他打造了一支由20余名核心研发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取得了美国5A专利和国内发明专利41项,创立卡颂室内涂料品牌。其团队研发的技术项目曾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项目支持,获评工信部“绿色产品认证”,技术成果曾荣获国际发明大会金奖及大会最高奖科林发明专项奖。

不忘初心 从保家卫国到保护人民呼吸安全

2017年转业的曾广斌当时有很多选择,他可以进入体制内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恰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他却选择了创业。在曾广斌看来,在部队时自己的初心就是保家卫国,退伍之后他想继续保护人民安全,希望解决社会痛点,让防潮防霉防火除甲醛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让百姓买得起。

自2017年6月担任卡颂董事长以来,曾广斌以美国卡颂专利技术为核心,创立卡颂智能壁材,统班子、建队伍,大胆引进2名诺贝尔奖得主展开技术合作,努力攻坚克难,攀登“技术报国”高峰。他数次往返法国、德国,用真情打动诺奖科学家,打造了跨国科研团队,建设了湖南省首家诺贝尔奖实验室及深圳市诺贝尔奖实验室,研发的“卡颂智能壁材”能够吸附和分解甲醛、苯、TVOC等室内有害气体。

当时曾广斌保持一种空杯心理,将过去的光环荣誉放下,一切从头再来。荣誉可以放下,但部队锻造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始终支撑着曾广斌。同时,部队强调团结,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当面临困难时,曾广斌作为领头羊锲而不舍,带领大家“打胜仗”。这些都是军旅生涯带给他的宝贵财富。

除了坚持和团结,曾广斌的创业过程也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自从加入福田区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曾广斌有一种“回娘家”的感觉,还跟很多战友推荐基地。曾广斌表示,无论是研发成果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得益于福田区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的帮助。企业不仅可以免费入驻基地,还可以通过平台赋能。

从福田区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都非常关心退役军人,经常与退役军人座谈研讨,让他有一种很强的归属感。脱下军装后,曾广斌曾一度有不适应的感觉,但自从进入福田区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他感觉又找到了组织。

牢记使命 为健康中国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从2017年创业,曾广斌心中就有“第一个五年”计划。“老百姓需要什么产品,就研发什么产品,老百姓需要什么价格,就有什么价格的产品。”曾广斌在实践中思考产品能不能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能不能获得国家认可。他希望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希望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这是他的一种使命,也是初心的持续延伸。

2.jpg

曾广斌(左一)向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调研组一行介绍公司产品

今年已是第一个五年“收官之年”, 这五年来,公司持续研发颠覆涂料领域的新材料,积极拥抱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携手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远大住工,打造装配式建筑整体涂装解决方案。未来曾广斌又在心里擘画了“第二个五年”的宏伟蓝图。在未来,首先要做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所,在不增加成本情况下尽力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伤害问题。其次要拥抱世界,争取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在和世界一流科学技术人才交流合作上做进一步探索,最后曾广斌还提到,希望打造一个开源型平台,吸纳更多企业研究解决方案。

在曾广斌构想的未来里,没有赚多少钱,而是如何更好解决百姓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通过卡颂标准、中国标准、世界标准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曾广斌在创业的同时也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他所在公司与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绿色方舟生命工程深度合作,荣获GALE共建单位及再就业帮扶点;与全国代理商一起高度关注白血病患者,其中江苏省代理与“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结对子,捐赠现金10万元,每年帮扶10名白血病患者。曾广斌表示,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文/本刊记者 林韶君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