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林,1931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1949年4月参加革命,1950年10月入党。1949年4月至12月,他任职于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安厅汉中工作大队,同年12月参与和平解放汉中。1955年7月,李鸿林调至汉中军分区,自此连续22年担任汉中军分区教员。2006年,离休后的李鸿林随儿女来深定居,积极发挥余热,为社区事务和邻里和谐提建议、出点子,诠释了老一辈共产党员一心向党、一生为党的崇高风范。
如今,深居于布吉街道长龙社区家中,90岁的李鸿林已两鬓斑白、腿脚不便,但仍为社区的大小事务操心。有时候,他会和小区其他老党员坐在一起,为社区发展提提意见。更多时候,他坐在家中,一副老花镜、一支笔,把自己对于时代发展的感悟和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李鸿林常说:“能够将一生都奉献给党,看着党发展壮大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我感到很骄傲自豪。”
少年参军怀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
“当年我们参加革命,想法很简单,就是‘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年至耄耋的李鸿林回忆道,1949年春天,遍地红旗招展的陕甘宁边区,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前线战场接连传来捷报,不仅让边区人民在胜利的喜悦中憧憬着一个崭新中国的到来,也让一大批进步青年怀揣着革命热情走上从军之路。年仅18岁的李鸿林便是这些青年中的一员。
“那时,家乡大荔刚解放,我们这些年轻人参加革命的热情很高,有的加入了县大队等地方武装,有的加入了正规武装部队。”李鸿林回忆,当时,他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安厅,刚入伍便和新兵们一起被安排到干校学习。学习不到十天,便被分配到汉中工作大队。第二天,长期盘踞在汉中的国民党政权刚好被赶下台,解放军开始全面接管汉中。“部队押来一群国民党俘虏,叫我们看押。有一位战友拿着一块缴获的手表给我看,我接过一看,压根就不认得这是什么东西。”李鸿林笑道。
在李鸿林看来,那时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是凭着对革命事业的一腔热血,他有信心把工作干好,“记得即将进驻汉中前,部队首长对我们说‘汉中马上就要解放了,但是地方局势仍然很复杂、很危险,你们怕不怕?’我想也没想就回答‘不怕’”。
泛黄的证件
进驻汉中严明纪律赢得群众拥戴
1949年12月,汉中和平解放,数十万汉中人民燃炮放灯,夹道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然而,对于从事公安工作的李鸿林来说,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才刚刚开始。“汉中解放后,要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这不仅仅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太多了!”
当时,汉中已经解放,但潜伏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仍不容小觑——他们伪装成群众,四处搞破坏,严重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李鸿林几乎每天都是在和战友走街串巷的惊险巡逻中度过:哪里发现了敌人的电台,哪里又揪出了国民党特务,他和战友都需要时刻准备、提防,一有风吹草动就要随时荷枪前往。除此之外,李鸿林还要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引导他们成立居民委员会、配合人口统计,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好组织基础,“这些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全靠两条腿和一张嘴慢慢做起来。例如,在人口统计工作中,我逐户逐人登记、起名、编号,可以说跑遍了汉中城的每一个角落”。
李鸿林常说,人民群众不会平白无故拥戴谁,一定是你对他们好他们才会拥戴你。这句极其朴实的话正是他当年在刚解放的汉中工作时的切身体会。当时,汉中的老百姓都讲,共产党政权跟国民党政权有两个最大的不同:一是共产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是一句空话。
李鸿林至今仍记得这样一件小事:汉中解放第二天,由于队里喝水没有茶壶,领导便让他上街买两把茶壶回来。到了市场,正好见一老者在卖壶。李鸿林上前询问价钱,老者回答两万七(约等于现在的两块七)一把。李鸿林还价两万五,老者不肯。李鸿林便说:“那就按你说的价钱买两把吧。”谁知,在付钱时老者却还是按了两万五的价格收钱。李鸿林连忙提醒他:“你不是说少了两万七不卖吗?”老者这才反应过来,说:“是,是。”最终,李鸿林仍按两万七的价格付了钱。他后来说,那是他第一次在汉中买东西,“不能因为老人家年老糊涂就忽悠人家,不遵守纪律”。
李鸿林的奖章
正是这样严明的纪律,让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赢得了群众的拥戴,减租反霸、民主建政、剿匪肃特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汉中百姓都说:“古有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今有共产党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样的队伍我们不支持还支持谁?”。
支援三线穷尽办法保障国防建设
1952年4月,李鸿林被调往汉中公安大队(部队建制)担任政治教导员;1955年7月,他被调至汉中军分区,自此开始连续22年担任汉中军分区教员。对于他来说,这22年的军旅生活总体上是波澜不惊的,但也不乏一些令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不凡片段。比如,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支援三线建设的那段峥嵘岁月。
“当时,由于中苏交恶,中央出于战略考量开始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地处西北与四川交界处的汉中成了三线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李鸿林介绍,当时的国防科委、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等国家部委在汉中布局了大量国防工业,其中仅第三机械工业部便在汉中开办了48个工厂。
李鸿林参军时与家人合影
“肚子都填不饱,还怎么搞建设?”被调入汉中三线建设指挥部的李鸿林心中焦急不已。很快,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指挥部想出了一个特事特办的办法:穷尽一切办法从各地调配粮食,优先保障知识分子的吃饭问题;知识分子没有粮票,便“先吃饭,再算账”,以填饱肚子为第一要务。指挥部还想办法和当地群众协调,将知识分子逐一安排到就近的群众家中住下。“有一家专门生产空空导弹的南峰机械厂,是毛主席十分关心的国防企业,我们当时想尽了一切办法,让它能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顺利生产。”李鸿林说。
1968年开始动工修建的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这条东起湖北襄阳、西至重庆的西部交通大动脉,需从汉中市镇巴县穿过。李鸿林打听了一下情况才知道,整个镇巴县都面临着极度缺粮的状况,群众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有力气支援铁路建设?“了解情况后,我们赶紧和省粮食部门联系。经过计算,镇巴县缺粮260万斤。”李鸿林回忆道。这么多粮如何运输呢?指挥部又从全省各地调度了一个运输车队,从镇巴县的邻县调粮支援镇巴,最终,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纷纷踊跃参与襄渝铁路建设。
发挥余热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1991年,干满了汉中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将自己的半生岁月都奉献给了这个第二故乡的李鸿林,迎来了离休生活。2006年,他随子女迁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定居,由此开始了一段落红护花的暮年之旅。
“我1990年第一次来深圳时,市民中心一带还是荒山野岭。”“2006年到布吉定居时,马路上满天飞的塑料袋经常飞到我家8楼的窗台上。”“2011年大运会后,龙岗的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自1991年离休以后,赋闲在家的李鸿林便养成了练毛笔字、写回忆文章的习惯。在他近十年的零散文字中,清晰地记录了一个老人在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些所见所闻所想中,也折射了深圳、龙岗发生的点滴变化。
事实上,即便已至暮年,李鸿林仍然像过往的数十年一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发挥着余热,演绎着一位老党员“落红护花”的赤子情怀。“记得我2006年刚来布吉的时候,身体还很硬朗,腿脚也勤快,经常一个人在外面走一走、逛一逛,看到哪里有不好的地方都会想办法解决。”李鸿林说,近年来,尽管腿脚不便了,没法像过去那样用双脚去丈量街道、社区了,但他换了一种方法为社区作贡献,“我的党组织关系转过来后,尤其是我们美杜兰华庭党支部成立后,我们这群老同志时不时也会开个会、碰个面,研究解决些问题。应该说,我们党支部在推动小区环境品质提升、和谐邻里关系等方面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的”。
“我们这些老同志都知道一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共产主义’,既然这辈子有幸能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么只要有一丝光,我就要发一分热。”采访最后,健谈的李鸿林爽朗地笑了起来,连连打趣道,“我看我还没有老到什么也不能做,那就尽自己所能再做一点事吧”!
李鸿林与老伴
(文/图龙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余逸夫龙岗融媒聂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