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兴:心怀家国投身抗日战场 不畏艰难尽显军人本色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战友杂志在线
2022-03-28

1.jpg

余东兴,1931年11月生于下寮村(今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五联社区下寮居民小组),14岁加入东江纵队,成为侦察连侦察兵,196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余东兴在一次阵地战中为掩护队友被炮弹炸晕,双耳听力受到影响。1955年,余东兴光荣复员,成为一名基层干部,为家乡发展作贡献。2019年10月,余东兴老人离世,告别了这个他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世界。愿老人一路走好!

穷娃娃加入游击队 变身侦察兵送情报

1931年冬天,余东兴出生于下寮村一户贫苦人家。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余东兴的整个童年记忆,都与“饥饿”有关。

在余东兴10余岁时的记忆里,日军肆虐华南地区。每次鬼子进村都要洗劫一番,不管是粮食还是牲畜都会抢光。在这种环境中,村民们想要填饱肚子简直是奢望。更令人发指的是,每见到强壮一些的劳动力,日本兵一定尽数押走服劳役,要是不从很可能被当场杀害。

1944年8月,加入游击队的余东兴堂哥回家探亲,见其对游击队十分好奇,就在返回时带他去了山中游击队的驻扎地。就这样,余东兴成了游击队的一员。由于他身形灵活头脑机灵,游击队便安排他做敌情侦察兵,专门在日本兵驻扎地附近刺探情报,再给游击队通风报信。

“那时候执行任务送口信全靠两条腿跑。”余东兴说,由于常在敌人附近晃悠,当侦察兵相当危险。有一次,余东兴到周边探听鬼子的情报,在大路旁遭遇了鬼子的小队,余东兴连忙藏在路边灌木中。敌人从他身边走过,余东兴凝神屏气,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敌人离开后,余东兴马上狂奔回驻地,把获得的情报传达给上级。想起那一幕,余东兴心有余悸:“如果当时被发现了,我可能就没命了。”

此后一年,余东兴先后跟随队伍在惠州、东莞一带的山中辗转,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常常在山中活动,游击队员们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口干粮常常放在口袋里半个月还舍不得吃,“我正在长身体,加上每天活动量很大,常常饿得前胸贴后背,多亏不少乡亲拿出自家粮食分给我们。”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不是最痛苦的事情,枪支弹药匮乏才是游击队的痛中之痛。“由于枪支不够,我分到的是一支土枪,弹药也只够打一枪,不到关键时刻根本舍不得使用。”余东兴说,不少枪支弹药质量不过关,有些子弹根本打不响,因此与敌人正面作战的风险相当大。常用的作战方式是埋伏在日本兵的必经之路,等敌人出现时放完冷枪就迅速转移,敌人往往被打得摸不着头脑。

屡上战场出生入死 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一次,余东兴所在的小队不慎在一处狭窄地被日本兵包围。日本兵架起重机枪,封住了游击队唯一可以突围的出口,危急时刻,余东兴和其他队员只能拼命突围。幸运的是,重机枪发出的声音吸引了附近游击队的其他小队,配合默契的两个小队里应外合,击倒了敌方的机枪手,余东兴和队友们才最终突围成功。

回去的路上,一位战友突然发现余东兴的帽徽被弹片打去了一半——子弹从斜前方打来,贴着余东兴的帽徽擦过。“如果子弹再歪一点,我很有可能当场阵亡,这也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余东兴说。

1945年春天,鬼子设在下寮村附近的三座碉堡成了游击队的主要攻击目标。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游击队员总是趁着傍晚放冷枪,不少日本鬼子被打死打伤。随后,日本人出了狠招:派四架轰炸机轮番投弹,不定时轰炸游击队藏身的山区。

“敌人的炮弹威力很大,每次爆炸都能在地上炸出个大坑。”余东兴回忆道,由于没有防空洞,每次敌机轰炸,游击队员只能四处躲避。初期,大家没有太多躲避经验,不少战友被炸伤或牺牲。

2.jpg

余东兴军装照

3.jpg

余东兴与妻子

不久后,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余东兴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不一会儿,一颗炮弹落了下来,在游击队员的藏身处附近爆炸。卧倒后的余东兴看到几个反应不及的队友还呆在原地,顾不得危险的他连忙爬起来提醒战友,此时,又一颗炮弹落下,在余东兴身后不远处爆炸,强烈的冲击力把余东兴弹了出去……

待余东兴醒来,他发现大半个身体已经被碎石屑和土灰盖住。所幸,余东兴并未受到重伤,几位战友也安然无恙。不过,由于离爆炸点太近,余东兴的听力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此后常常处于双耳失聪状态。

起初,余东兴有些接受不了失聪的事实。“这不就是残疾了吗?”余东兴说,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想开了,上战场杀日本鬼子,本就要不怕牺牲,既然已经这样了,还不如努力多杀几个鬼子。

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抗战结束。得知这个消息时,余东兴还在一线侦察日本鬼子的动向。1947年,余东兴父亲病重,他便提出申请回家照顾父亲,直至父亲病体痊愈。1950年,余东兴回到部队,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基层岗位坚守职责 带领村民齐心修路

1955年,余东兴从部队回到下寮村,结束了军人生涯。回村后,余东兴被村民选为坜吓生产大队大队长,迅速投入到家乡建设中。与此同时,余东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此后的基层工作中,余东兴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于1967年被组织接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那时候,从下寮村到龙岗镇还没有公路,唯一的一条通道是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小路,路旁长满灌木,路面坑坑洼洼。每到农忙时节,村民路过这里就只能手挑肩扛。“这条路通不了车,交公粮只能用扁担挑。最糟糕的是,每到下雨天,村里的庄稼运不出去,瓜果蔬菜农副产品也卖不出去。”落后的交通状况让村民苦不堪言,也成了余东兴心头的一块石头。

带领村民修路的想法在余东兴心中成形。可当他把想法说出来时,有人当即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修路的钱从哪里来?壮劳力从哪里来?”但是,余东兴没有退缩:“要不要修路,群众说了算!”为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余东兴花一个月时间踏遍了下寮村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找人拉家常。出乎意料的是,许多村民都很支持他,认为他当过兵又是党员,积极拥护他带头修路。得到大家的支持后,余东兴有了底气,很快就勾勒出蓝图:把原本狭窄的小路拓宽3米,一共修5公里长,将村子和龙岗镇连到一起。

筹划修路前,余东兴把全村人聚到一起,让愿意修路的和不愿意修路的都说说看法。那天,余东兴说了句让许多下寮人至今难忘的话——“修路难一时,不修路难一世”。当时,全村人为之动容,不少反对者听到后都沉默了。

为了筹集修路款,余东兴第一个站出来捐款,接着又劝说亲戚、邻居相继捐款,短短一个月便筹得了一笔相当可观的修路款。不久后,下寮村通往龙岗镇的道路就动工了。

除草、挖土方、夯实路面……余东兴不仅要一边打理村子里的事务一边干农活,到了晚上还要赤臂上阵,和村民一起修路。酷暑难耐的日子,余东兴总是带头干活,还经常叫着老伴一起忙活。余东兴的手掌被铁锹磨出许多血泡,但他依然咬牙坚持。反对者们就这样被余东兴深深打动了,都跟着行动起来,自愿支援修路。一年后,村口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无论人还是车,往来龙岗镇都方便多了。

如今,下寮村口那条路早已成为历史,龙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东兴正是这一切变化的见证者。“这些年龙岗经济活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路也比当初宽得多了,我能在龙岗生活是幸运的。”余东兴不时会从抽屉中拿出战争时期的旧照片。“当年参加革命是为人民为国家,当干部也是为人民为国家。”对他来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是他生命中最闪亮的一段时光。

4.jpg

余东兴与家人合影

(文/图 龙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余逸夫 龙岗融媒 丁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