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隆隆炮火戍边卫国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3-03-03

军休干部 崔晓汉

图片1.png

崔晓汉

崔晓汉,1951年4月出生,汉族,河北藁城人,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6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37年的军旅生涯中,崔晓汉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立功受奖。特别是在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精心计划、严密组织、灵活指挥、勇敢沉着,荣立三等功后升为二等功,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在阳江军分区和深圳警备区担任司令员职务时,曾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委和好主官。

参军伊始与深圳结缘

1969年,18岁的崔晓汉应征入伍,成为炮一师二十七团一名炮兵战士。4月份分到临时驻在广州二沙岛的六连。

“下连后,我被分配到指挥排侦察班,六连是军区榜上有名的‘四好连队’,驻地隔一小江汊就是广东省委和广州军区的后院。我连4门152毫米大口径榴弹炮就摆在省委后院内,炮口指向珠江,拱卫着党政军首脑机关的安全。”

二十七团的任务是全面军管广州火车站及广东境内的铁路运行,收缴武器,制止武斗,并派兵荷枪实弹押运所有客货列车。而广深线的91/92次列车无疑是重点,车内大部分是香港或海外的旅客,中间夹杂着各种外逃的、潜入的、走私的,各色人群五花八门,是军管任务要害点。

据崔晓汉回忆:团党委决定我们六连负责91/92次列车,这是对六连最大的信任。91/92次列车是当时国内最豪华的列车,蓝白相间的车身,全车中央空调,车厢内铺地毯。列车每天往返广深两地。当时香港入境旅客想尽办法多带东西,有的大热天穿几套西服,有的把新布匹叠好多层做成大行李袋。

崔晓汉对深圳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后来又两次到深圳任职,他诙谐地说:“老话说事不过三,我三进深圳,最后退休在深圳,看来与深圳真的有缘呀。”

入越作战 战绩辉煌 全团无一阵亡

“我父亲曾跟我讲过,越南对我们其实并不太友好,总是提防着我们,不准普通群众接近中国同志。”崔晓汉回忆,1978年11月底开始,气氛越来越紧张了。探亲、学习、出差的都已召回,各种战备物资下发得很大方,补充了大批新枪,还下发了烈士袋。各连队平时舍不得吃的猪、羊也都杀了。部队一说战备马上情绪高涨,喊的口号声都比平时响!

“全团到达广西靖西县集结,立即开展战前应急训练和边境前沿侦察行动。虽然我们团在平时是有名的训练先进团和战备值班部队,但毕竟二十几年没打仗了,团长到战士没有一个经历过战争。临战前师里又把三个营长都调换了,还补充了大量新兵。越南北部地形大部分是崇山峻岭,和平时期山清水秀无限风光,战场上则是狼牙虎口阴森恐怖。团里有152毫米加榴炮,陆军最大口径的野战炮,战场上绝对的火力拳头。大口径火炮主要是间接瞄准射击,也就是炮手看不到目标,要经过接近敌人的炮兵侦察兵确定坐标,由计算兵算出炮目距离方位,还要修正影响射击精度的气温、气压、弹药温度、风向风力、高程等要素,出炮手可以在火炮高低机、方向机上操作表尺数、方向值,还要有无线电、有线通信保障以及火炮装备的技术保障,炮手打出炮弹也看不到,要侦察兵报告弹着位置,指挥员下达修正的指令。所以炮兵作战不是靠个人,特别强调整体协调配合,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闹得不好还会误伤自己人。为了利用好战前短暂的准备时间,崔晓汉制定了近乎苛刻的甚至有些残酷的训练计划,干部战士累得叫苦不迭。作战中我们团是深入到越南境内最远的大口径炮兵,经历了复杂艰险的战场环境,在友邻部队均有不同伤亡的情况下,我团不但大量毁伤了敌有生力量和装备,战果辉煌,虽有少数受伤但无一人阵亡,无损一车一炮,应该是所有进入越南境内参战的团级部队唯一没有阵亡的。打完仗不少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过去老讲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次作战才真正理解了。”

1979年2月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炮兵27团(欠一营)在靖西方向,配属41军122师作战,与122师炮团榴弹炮二营合编为122师第二炮群,支援该师在朔江地区进攻战斗。27团一营跟随向高平穿插作战的121师行动。

战后炮一师党委对于崔晓汉及带领的作训股予以高度肯定,授予“平时训练有素,战时指挥有方”锦旗,崔晓汉本人由火线三等功升为二等功。

而崔晓汉也将此次27团作战写成了作战实录书册《山林幽处炮声隆》,并到炮兵学院介绍战例。书册中详实记录了崔晓汉亲历那场战争的全过程,展现了他及所在部队过硬的军事素质,也从局部反映了战场的真实性。书末尾他深情地写道“时间可以流逝,军人的功绩不能忘记,为国家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