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 裴金佳
2024年7月29日至30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性,对新时代新征程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广大退役军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广大退役军人的深情厚爱、殷切期许,给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以正确的方向指引、有力的方法指导、极大的鼓舞激励,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最新重要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起来,团结引领广大退役军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深刻把握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
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指引下,退役军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退役军人工作体制机制焕然一新。“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之初提出的重要任务。围绕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要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重塑、流程重造、组织重构、人员重组。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地方县级以上党委普遍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机构并建立行政机关,设立“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转隶、接收、成立一批社会组织,党委统一领导、行政部门主导、服务体系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工作运行体系方面,督促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军地合署办公机制,健全部门专题会商、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等协同机制,系统联动、军地合力的工作运行体系逐步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方面,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和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方案,编制实施“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颁布首部退役军人保障法,制定修订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文件,体现尊崇尊重、服务管理保障并重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有为。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有力支持下,退役军人工作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构建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终身职业教育有机统一的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持续做好创业扶持,建设一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拓展“兵支书”做法,34.8万名优秀退役军人依法依规进入基层“两委”,助力基层治理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挥“兵教师”作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2.5万名退役士兵扎根南疆基层一线,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组建24.7万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在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山火扑救、生态保护等新的战场续写对党忠诚、拼搏出新的荣光。
助力强军兴军事业作用更加凸显。退役军人工作紧跟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突出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人员及功臣模范等安置重点,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近250万名。强力推进并圆满完成师级及以下离退休军人和伤病残士兵移交工作,支持部队轻装上阵。围绕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出台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拥军支前工作意见,建立健全全国双拥系统应急应战快速响应机制,搭建拥军支前数据库和双拥工作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系统资源军事效能,将优抚医院、光荣院建设纳入“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范围,推动军供站改革发展。持续组织“城连共建”、“城舰共建”,深入开展“聚焦一线、聚力解难”、“情系边海防”等活动,积极帮助广大官兵解决军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营造崇军拥军浓厚社会氛围。
服务保障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健全优抚对象“保险+救助+补助+优待”医疗保障体系,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基本养老保险集中补缴。为4200多万名服务对象建档立卡,发放3500多万张优待证,全国1600多家A级以上景区为优待证持证人减免门票费用,数万家热心企业提供购物、餐饮、住宿等方面优先优惠。建立困难帮扶援助机制,各地设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探索制度化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多元参与帮扶体系,为因重大疾病、下岗失业、家庭变故、自然灾害等致困的退役军人开展帮扶救济。
社会尊崇尊重氛围日益浓厚。持续加强境内外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以国家礼仪隆重迎回安葬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和共鸣。将英烈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高规格表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双拥模范等,拼搏奋斗、崇德向善的榜样示范效应持续放大。组建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和DNA鉴定实验室,常态化组织“为烈士寻亲”,已为63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建立健全英烈保护工作制度,侵害烈士烈属权益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凝聚起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共识。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最新重要指示,与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学习领会。
深刻认识退役军人工作的地位作用。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鲜明指出“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关系军队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引领退役军人工作与伟大祖国同向同行、与伟大时代同频共振,在服务强国强军伟业中书写新的篇章。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把退役军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的战略考量,自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更好融入大局、服务大局。
深刻认识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方针。必须采取有力举措把广大退役军人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生机活力。从强军事业面临的形势任务来看,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军事斗争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需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保障作用,更好为部队减压卸负、为官兵排忧解难。必须将退役军人工作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一体谋划推进,在思维理念、运行模式、制度机制、实践举措上加强融合衔接,完善平战一体工作机制,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使命担当。必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健全完善“三个体系”上更加注重守正创新、持续用力,在接收安置上更加注重规范透明、优质高效,在服务保障上更加注重提质升级、精准细致,在教育管理上更加注重凝心铸魂、入脑入心,在作用发挥上更加注重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在权益维护上更加注重多方联动、事心双解,推动尊崇尊重深入人心。
深刻认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价值追求。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工作,激励引导退役军人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彰显独特风采、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最新重要指示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进一步推进退役军人工作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退役军人,用广大退役军人听得进、有共鸣、易接受的方式,讲清重大成就、重大改革、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引导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先进典型带动退役军人,持续宣扬优秀退役军人事迹,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开拓进取、勇立新功。以积极向上的活动引领退役军人,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以英烈事迹感染退役军人,推动修订烈士褒扬条例,健全英烈事迹和精神传播体系,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做好老兵口述历史等抢救性工作,用英烈精神擎起信仰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把接收安置好退役军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健全与服役贡献挂钩、与个人德才匹配的安置机制,努力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加强就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跨省异地培训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设置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加强“政、校、企”合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持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保障措施,吸引更多退役军人到边疆地区、基层一线扎根奉献。加快制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条例,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活动,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科学普及服务中担当作为。
积极服务备战打仗。围绕平时服务保障、战时拥军支前,积极支持部队遂行联演联训、跨区机动、抢险救灾等任务,全力做好演训场地、交通运输、后勤供给等服务。加快建设退役军人战备潜力数据库,完善战时应急动员征召机制,健全战时移交安置、优抚褒扬等政策制度和工作预案,全面提升军供站、优抚医院、光荣院应急应战保障能力。完善“随退随审、即交即接”移交安置机制,推进无军籍退休职工移交政府安置政策、退休文职人员制度改革,持续推动滞留人员交接。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为边海防一线部队解决任务急用、建设急需、官兵急盼的实际困难;以双拥模范创建为抓手,推动落实军属、子女优待政策,让官兵安心服役、专司打赢。
满腔热忱做好服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城乡、区域之间待遇保障统筹,进一步完善普惠与优待叠加、待遇与贡献匹配、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障制度。加强基层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跨省建站”异地服务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企业、商圈自愿设立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织密服务网络,切实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全国退役军人一体化网上服务平台,支持退役军人“优助、优享、优惠”服务的掌上办、指尖办,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专业精细、优质便捷的服务。加大困难帮扶力度,健全区域联动机制,完善财政投入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为退役军人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制约退役军人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退役军人普遍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就业创业、拥军支前等工作改革创新的发力点,明确目标思路、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围绕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机制,着力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突出建立健全重难点问题跨军地跨部门协调机制、重大决策部署督查落实机制、各类待遇领取对象审核机制,持续推动组织管理体系更加坚强有力、工作运行体系更加顺畅高效、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改革调研,尊重基层实践首创,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健全重要政策制定出台、重大任务部署推进风险评估机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