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京兰:军魂铸家风 传承爱国情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4-05-27

1.jpg

郝京兰,女,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1976年入伍,2000年转业回老家甘肃省工作。退休后她跟随女儿来到深圳,并成为一名退役军人红星志愿队队员。经历过军旅生涯的她始终把党员和军人的作风、毅力和干劲融入到日常志愿服务和社区生活中,持续发光发热。

红色家风代代传

“半生军旅,一生追求。”是郝京兰特别欣赏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是很多军人的人生写照,也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风貌。

郝京兰的父亲就是一名经过血与火考验的革命军人。她父亲作为一名军人,用自己对党的坚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积极奉献的精神,一直影响着郝京兰,在郝京兰人生的旅途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务实做人,认真做事。”这是她父亲的座右铭,也是郝京父亲对郝京兰说得最多的话。郝京兰父亲不善言谈,情绪很少外露,可讲起自己的军旅生涯,郝京兰父亲总是很激动。郝京兰清楚地记得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国家的人,我的孩子也该属于国家。”

2.jpg

郝京兰(左一)与志愿者看望老兵

1981年,刚满15周岁的郝京兰带着父亲的殷殷嘱托参军入伍,成为“国家的人”。在部队服役20余年里,郝京兰时刻不忘父亲的教导,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曾获得“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等荣誉,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疫情期间挑重担

军人的家风,严谨朴实;军人的风貌,正直奉献。成长在军人家庭的郝京兰,不管在部队还是地方,她都用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退休后的郝京兰随着女儿来到深圳定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转业军人,郝京兰始终初心不改,坚守责任担当,在最需要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加入了防疫队伍,每天,她和志愿者们坚守在不同的核酸检测点,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扫码登记,录入信息;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高温下,和她一样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早已全身湿透,却因忙碌而浑然不觉。连续工作结束后的郝京兰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才发现全身已湿透,手指也被汗水泡得发白。“原来湿透了是这种感觉,一忙碌起来真没发觉。”准备换班的她笑着说道。“每当听到居民笑着和我们打招呼,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当听到这些亲切的问候,所有疲劳都没有了。”郝京兰笑着说道。她觉得作为一名党员,能为防疫工作贡献一点力量,让她感到心里特别踏实,也特别光荣。

3.jpg

郝京兰在做志愿服务

除了每天的核酸检测任务,郝京兰和其它志愿者们还主动承担起帮助社区分配物资、维持现场秩序、给孤寡困急群众送菜送药等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勇挑重担,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为居民筑起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展现出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当先锋

“来到深圳就是深圳人”郝京兰始终把军人和党员的作风,毅力和干劲,融入到日常志愿服务和社区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自从加入到深圳志愿者行列以来,郝京兰积极参加街道和六联社区组织的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退伍军人和老党员带头作用,无论是在疫情期间的防疫工作还是疫情过后创文宣传、禁毒、防诈、邻里调解等活动中,处处能见郝京兰身着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的身影。在司法局做义工调解员时,郝京兰还充分运用自已学到的法律知识为前来需要调解的农民工讨薪等等。

“调解过程中首先要消解当事人的怨气,安抚当事人情绪,再评估调解模式和方法解决双方争议。”郝京兰说,在调解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两位邻居因为楼上楼下操音问题产生了激烈争执,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并双方动了手,为了陪偿问题,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进行调解,当时郝京兰就用在法援做义工时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心里学,耐心听取双方的诉求,找到问题的所在,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同的建议双方加强构通,互相尊重对方的作息时间,适当的妥协,使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共同点,双方逐渐的冷静下来,最终达成了共识。“在调解中坚持情、理、法的统一,对当事人教之以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矛盾纠纷就一定会调和。”

志愿服务活动中,郝京兰充分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担当志愿先锋,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和谐、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新时代深圳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截止2023年12月,郝京兰的服务总时长超2500多小时,曾多次荣获区、街道、社区各类荣誉表彰。

“今后我会继续用自己的真情和热情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用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社会尽一份微薄但很坚实的力量。”郝京兰说道。通过做志愿者,让郝京兰感受到了人间温暖,真情的存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充实自己。

4.jpg

郝京兰在做志愿服务

(文/本刊记者 林韶君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