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路上的“拾柴人” ——记老退伍军人、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永久荣誉会长—— 黄南美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admin
2019-07-30

慈善路上的“拾柴人”

——记老退伍军人、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永久荣誉会长——

黄南美

“社会就像一座大青山,青山处处有干柴,所谓干柴,就是那些有爱心,肯奉献的好人。我就是做个拾柴人,把这些干柴都拾回来,堆在一起,点一把火,让他熊熊燃烧,给寒冷的人带来温暖。”

——黄南美

战争的洗礼把他锻造成一名军人

1950年,新中国已经诞生,可在黄南美的家乡广西武鸣,战斗的硝烟还没有散尽,一些土匪仍然在为非作歹,危害百姓。为了消除匪患,还老百姓一份太平和安宁,一支解放军队伍来到武鸣。这时的黄南美还是一个懵懂的小伙子,对这支队伍充满好奇。而一位军人的到访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剿匪部队就驻在他家附近,一天,部队的连长抱着一个猪崽和几只小鸡跨进他的家门。原来,战士们对他家生活的困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地送来小猪和小鸡,让他家通过养猪和鸡,改善生活。黄老父母非常感动,而带给青年黄南美的,却是心灵的震撼:这是一支什么队伍,为什么会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记挂在心头?于是他决心要加入这支队伍,成为一名为老百姓着想的军人。

由于剿匪紧张,黄南美入伍后边训练边参加剿匪战斗,狡猾而又凶残的顽匪,劫持老百姓为人体盾牌,给部队剿匪带来困难,他亲眼看见与自己一同参军的战友中弹牺牲,献出年青的生命。

由于他作战勇敢,机动灵活,多次受到嘉奖,被提拔为侦察班长。在行军之余,他还经常拎着石灰桶,拿着稻草把,在墙上涂写宣传标语,这也是他日后成为知名书法家的缘起。

剿匪结束后,连长看他有一点文化底子,就安排他当了文化教员,然而,他的“文化水儿”,怎么敢为人师?于是为了当好这个教员,首先刻苦学习,现发现卖……

特区文化建设的“拓荒牛”

一晃,几十年过去,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参军,专业,工作之后,黄老退休了。为了发挥余热,他从大上海来到深圳。

当时,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已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但深圳市领导对特区的文化建设还很不满意,下决心要补上这块短板。恰在此时,已经在全国书法界很有名气的黄南美于19822月来到深圳。深圳市领导,当即组建“深圳市老龄人书画会”任务交给他。黄南美不辱使命,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开拓性的事业中。

1989年,他抓住深圳市举办“荔枝节”的契机,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深圳市第一个民营文化机构——深圳市红荔书画馆。

书画馆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坚持 “广交四海贤能,弘扬中华文化,关心青少年成长” 的宗旨,团结和聚集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家。在坚持定期出版《红荔》的同时,还为红荔会员和爱心书画家出版书画专集50余部,举办各类书画艺术展览500余场次,举办了数百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首创的《颂清廉书画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他还创造性地把少年儿童的书画艺术教育与学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举办全国性的“学道德少儿书画比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2期,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小书法家、小画家。在少年儿童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文化与扶贫之间搭起一座桥

“慈善在您身边,红荔为您搭桥”。这是在2013第二届全国慈展会上,黄老为红荔扶贫基金会展位题写的的一幅对联。它道出红荔的特殊之处:红荔不仅是文化机构,她还坚持“爱心奉献”的理念,把文化艺术和公益慈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化和扶贫之间架起了一座红荔之桥。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坚持开展文化扶贫,在全国率先创建出文化扶贫的慈善新模式。

最初,他是动员一些朋友拿钱来救助那些贫困儿童,作为感谢和回报,他把自己的或书画界的朋友的书画作品赠送给这些爱心人士。就这样,走出一条文化扶贫的新路。很多爱心人士也为黄老的爱心所感动,纷纷加入黄老的文化扶贫的队伍。他对慈善事业的执着和真诚,吸引和团结了越来越多的爱心艺术家、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把大家像干柴一样聚拢起来,点燃了他们爱心的火焰,形成了为社会带来温暖的公益之火。黄老则自诩为“拾柴人”。

黄老把扶贫慈善事业当做自己最大的心愿,所思所想,都是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尽快摆脱贫困:

他看到有的农村靠绘画和制作工艺品致富,他就想,如果让学生在学校学好美术,毕业后就可以靠画笔脱贫,于是,他特意把贫困山区的美术教师组织起来,免费进行业务培训;

在一次赴港公出的途中,黄老与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学德将军偶遇,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心愿,使两个人相谈甚欢,相见恨晚。通过交谈,两个人从书画谈到扶贫,一拍即合,促成了双方的真诚合作:由将军书画家提供作品,黄老联系爱心企业接收并出资捐赠,于是,十多所“将军希望小学”在革命老区破土而出;

20135月,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黄老馆长,结合“红荔”多年的扶贫经验,探索引进民间资本介入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建设的途径,在总结多年慈善活动实践后,他认识到:要将扶贫慈善事业步入有规模,更规范的轨道,建立慈善基金会是一条必由之路。他的愿望,在爱心企业家邓绍光先生的慷慨资助下,变成现实。于当720日,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揭牌仪式,在东湖公园红荔书画馆门前隆重举行。

当年92岁高龄的原外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委刘振华上将发来亲笔贺信,并捐赠人民币1万元,开启了基金会捐赠热潮。

基金会首批募集善款300万元,捐助了七个项目:

捐资20万元,为国家级贫困县陕西佛坪县建一座公办示范幼儿园;

捐资100万元,为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傈僳族自治县建两所红荔希望小学;

捐资150万元,为革命老区甘肃会宁、河北西柏坡、湖北红安各建一所将军希望小学;

捐资30万元,为广东省连山、连南两1000名贫困学生每人补助300元。

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为红荔事业的发展和红荔精神的传扬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爱心奉献”,这个由慈善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黄南美馆长倡导“红荔精神”,将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鞠躬尽瘁为慈善

黄南美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悯情结,这也许来自于与他的苦难童年,贫困先后夺去他的妹妹和母亲的生命,推己及人,他立志长大以后,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扶危济困。这也许来自于他十年军旅生涯,曾经作为解放军的宣传员,部队每到一地,他都要提着石灰桶,到处写标语,宣传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主张。标语写在墙上,也深深地烙在他的心里。

200611月,黄南美带领爱心人士来到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他们爬上海拔3000米的傈僳族、普米族、藏族聚居的寨子。为那里的贫困学生带去了棉被、文具用品、书包和6万多元现金

20159月,作为“爱从深圳出发”35回云南维西行的爱心行动,黄老带领由爱心团队再次来到维西,为中小学生送去近130万元的物资。有感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他在捐赠仪式上激情唱起自己当年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曲《水调歌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而黄老却没有沉浸在这掌声中。他在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在变,社会在变,学校环境建设普遍改善,群众社会普遍提高,贫困群体已经明显缩小,我们扶贫助学的形式要不要与时俱进?

从维西归来,黄老终于有了的答案:要变扶贫助学为择优奖学。为此,他决心从自己做起,先行先试:自己今年88岁,要精心创作88幅书法作品,交给爱心企业,再由企业拿出10万元,奖励给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还说,学校培养孩子,就好比农民莳弄庄稼,奖学金就像施肥。庄稼施肥会增加产量,学校有了奖学金,就要提高教学质量。

南美奖学金在爱心人士的赞助下,已经建立了近20爱心站,这些学校没有辜负黄老的希望,学校教育质量都要明显提高。广西隆林同福小学是一所山区小学校,过去默默无闻,在爱心人士许永海的资助下,建立南美奖学金永海爱心站之后,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已经进入先进学校行列,引起县教育局领导的注意。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依然心系军营,作为红荔慈善基金会的发起人,永久荣誉会长,他热心推动积极参与红荔的拥军优属活动,为部队捐赠墨宝,送文化进军营。始终保持与部队的密切联系。为红荔慈善基金会和红荔书画馆成为文化拥军基地做出积极贡献,并于20172018连续两届被授予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太阳快要落山了,要多赶一程路”,黄老把这幅字,挂在自己的书房兼卧室以自勉。为了能“多赶一程路”,近30年来,他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概念。为了让山区的贫困孩子能早日穿上冬鞋,大年初一,他冒着凛冽的寒风,率领爱心书画家在现场挥毫义卖;为了答谢那些慷慨解囊的爱心人士,他都以字相赠。对于慕名前来求墨宝的来访者,他总是有求必应。为此,他天天笔耕不辍,乐此不疲。2014年,在国庆期间。当人们都沉浸在黄金周的欢声笑语中的时候,他却与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邓绍光一起,奔赴粤北山区,深入大瑶山里的瑶族和壮族村寨,访问那些贫困学生的家庭。

跨过九十岁门槛之后,他仍没有想过停下慈善的脚步,依然在组织各方面的爱心人士加入奖学金行列,就在今年,他还赴陕西,上江西,下广西,组建了一个又一个南美奖学金爱心站;还要为答谢那些为红荔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建立“报恩村”……他有一个又一个梦想和没完没了的追求,他是一个在慈善路上永不止步的老人。

2016年,在深圳市第三届鹏城慈善奖评选中,被评为感动人物。由他创办的“爱从深圳出发”公益项目,被评为典范项目。这一年他还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最美长者”,“十佳爱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