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铸神箭 科技报国慰平生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2-07-07

口述/ 军休干部 高立安

回首自己的过往,几十年在戈壁荒漠搞科研工作,虽然无比艰辛,但一生为国铸箭,“镇妖降魔”,高立安感到无比自豪。

时至今日,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早已根植于他的生命,融入到他的血液中。高立安的个人命运、兴趣志向等都与国家命运及前途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是在高立安等一批又一批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奋斗下,长缨在手欲缚苍龙的航空航天梦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少年立志 献身航天报效祖国

“我的一生,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爱党、爱军、爱国、爱科学,而后报效国家。”

1943年,高立安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山东鲁北地区的一个革命家庭。记得童年时,解放军的队伍经过他们村,高唱军歌,这对他小小的心灵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那时他就下决心长大要当解放军。

1.png

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这一壮举给了正读高二的高立安极大的刺激,使他下决心投入航天事业。“1962年高中毕业时,我研究各大学的资料,发现西北工业大学有神秘色彩,除飞机系之外,还有飞行器系、水下兵器系等,我认定飞行器系是搞航天的。7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在那学习生活了六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教育,使我的报国思想、科学精神愈加坚定。”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校长寿松涛在全校大会上说:‘我们已经有了原子弹,还要有把原子弹送到敌人头上的运载工具,这个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航空航天领域同志们的身上,同学们努力呀!’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我。”

不忘初心 圆梦航天基地

“1968年毕业分配时,二十基地是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地方,是我的不二选择。”高立安说,二十基地是1958年由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的二十兵团归国后整建制组建的,首任司令员是孙继先中将。基地组建时有一部、二部、三部。

“被分到三部后,地空导弹引起了我的兴趣,决心为我国地空导弹的发展贡献力量。”地空导弹是二战后出现的一种新式防空武器。中国空军于1958年10月先后从苏联引进五套萨姆2型地空导弹兵器,并组建了第一批地空导弹营。

1970年7月,中央军委指命,二十基地三部改编为空军第二试验训练基地,简称空二基地。下面分为若干个试验站。地空导弹的辉煌战绩,使其获得“神箭”的美名,而为我军提供各种新式地空导弹武器的空二基地,也获得“神箭摇篮”的美称。“1972年底,我被任命为基地司命部教导队教员。1975年,我与基地司令部卫生所助理军医彭扬凤结婚。幸福的家庭增强了我的事业斗志和信心。”

为国铸箭 一生大漠孤烟

“我大学毕业到基地的目的,是参与我国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并非享受安逸生活。在我坚决要求下,1975年返回二站,立即投入我军第一代舰对空导弹陆上基本型红旗六十一号的研制试验工作。”

在一线工作的五年,为高立安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1980年11月,我调入基地技术部,任二室工程师,后被提为部长,并获高级工程师职称。这为我提供了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最佳舞台,在这里,我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

1995年初,高立安在北京出差期间得知,总参装备部拟用军贸收入资金在全军投资四个大型科研项目。他立即行动,拟定了项目《地空导弹靶场远程实时仿真系统》。在此后召开的评审会上,专家组认为:“建成的系统将成为国家具有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信息网和国内第一个导弹武器系统远程实时仿真系统,是地空导弹靶场一项具有跨世纪意义的重大基础性建设,将为我军地空导弹装备的发展和战斗力的生成作出重大贡献,产生重大的军事经济效益”。项目于1999年6月建成,至今仍在使用中。基地前司令员张东盛说:“高立安为基地立了一大功。”该项目后来在全军评审中,被评为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最难忘的立功受奖是《地空导弹仿真系统》于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项国家级奖励也使我于2019年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我的一生是科技报国的一生,获得这国家级奖励弥足珍贵。”

“我的一生贡献给了地空导弹事业,攻克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关。主要原因是两点,即报国思想和科学精神。报国思想使我不畏困难,以苦为乐,科学精神使我手握利器,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数理功底,成功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对此,好友许瑞生给高立安的赠诗写道:志在天外,少年风骨,繁星点点高翔处。月宫酒酣步闲庭,问友银河几时渡?碧空泛舟,凭栏极目,浩如烟海无重数,鬓白须银不还家,何愁天涯绝归路?

高立安则在回诗中写道:人在大漠,战士风度,沙丘重重安家处。阵地归来游书城,爱翁莎翁伴我读。科海泛舟,纵横极目,烟波浩渺亦可数。鬓白须银志不悔,笑指长矢穿穹庐!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