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绽放的格桑花
小寒,本是一年中寒冷的时节,寒意料峭,万物蛰伏,人们都在寒冬的包裹下,孕育着春的期望,期待着春的消息。然而,在遥远的西藏定日县,一场地震打破了平静。高原大地在这一瞬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如同被惊扰的巨兽,发出愤怒的咆哮,瞬间就将美好的家园摧毁,将鲜活的生命吞噬。
西藏日喀则,那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是无数人心中的圣地。那里有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洁白似棉絮的云朵,有巍峨耸立的雪山,像是大地挺起的脊梁,还有那清澈的湖泊,宛如大地的眼眸,静谧而深邃。然而,地震的到来,让这片神圣的土地蒙上了一层哀伤的阴影。
在小寒的冷风中,大地的颤抖打破了一切的和谐。房屋摇摇欲坠,那原本是人们遮风避雨的港湾,此刻却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人们惊慌失措地奔逃,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曾经平静的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搅得粉碎。
可是,在地震这片黑暗的阴霾下,有一种花却顽强地绽放着它的美丽,那就是格桑花。格桑花,生长在高原之上,本身就代表着幸福与美好,地震中的人们也展现出了格桑花般的坚韧。救援人员如同星光点点,迅速汇聚到这片受灾的土地。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夜奋战在救援一线。消防队员们用双手扒开一块块砖石,医护人员随时待命救治伤员,志愿者们从全国各地赶来,为灾区运送物资、安抚灾民。他们的身影在废墟中穿梭,带来希望的曙光。那一双双坚定的手,挖掘着生命的可能;那一声声温暖的呼喊,传递着生的信念,他们就像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在废墟中传递着希望。
小寒时节,西藏之殇,格桑花绽放,这看似不合时宜的盛开,却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哲理。
格桑花,这种在高原上被视为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花朵,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据植物学家研究,格桑花能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上生长,那里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氧气稀薄,昼夜温差极大。格桑花却像无畏的勇士,扎根于那片土地,就如同生活中的许多人,在看似不利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绽放自己的光彩。
在小寒时节盛开的格桑花,打破了我们对季节和灾难的固有认知。它告诉我们,生命的节奏并非完全由外界环境所决定。在地震之后面临家园的重建,人们也会像格桑花一般,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他们会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在废墟上种上格桑花的种子,让这片曾经遭受灾难的土地重新焕发出生机,不仅仅是物质的重建,更是精神的重塑。格桑花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在地震后的土地上盛开,更寓意着希望的重生。
在地震的灾难面前,面对小寒时节的寒冷与肃杀,格桑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地震中的人们坚韧不拔的毅力,象征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生命的力量依然能够破土而出,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如同格桑花一样,在逆境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格桑花在小寒时节所经历的寒冷、灾难中的摧残,并没有让它枯萎,反而促使它更加绚烂地绽放。这也启示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许正是我们成长和升华的契机。
我们常常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模式去生活,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蛰伏。然而,格桑花却在小寒时节、灾难之时盛开,它启示我们,生命在看视无限不可能中,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不应被传统的观念和外界的限制所束缚,要勇于探索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在这小寒的节气里,西藏的地震是一场灾难,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人性的光辉。这片土地,在伤痛过后,必将如凤凰涅槃般重生,重新绽放出它那迷人而独特的光彩。在这一时节,无数美丽的格桑花开,犹如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它以顽强的姿态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逆旅中也能盛放的哲理。
西藏日喀则,那雪山依旧会屹立不倒,那湖泊依旧会波光粼粼,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可以像格桑花一样,面对严寒和灾难,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与美好;也必将带着希望和勇气,重新书写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篇章。
1月7日,救援人员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进行搜救。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文 / 深圳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四所 舒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