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军休干部 曾正华
曾正华,1941年11月出生,1961年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8年10月入伍,1986年调到广州军区,在广州军区通信修理所先后任副所长兼武汉分所所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3年3月退休,技术5级,副军级待遇。
曾正华的一生,充满跌宕起伏,挫折坎坷。他从小就在贫困艰难的生活中饱受磨炼。大学毕业后,在那个充满剧烈变革的大时代,他个人的前途乃至生命就和国家前途命运捆绑在一起,自己就好像身在一艘巨轮上,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路上经历各种高峰低谷,却始终和巨轮一同劈波斩浪,一路向前。
人生暮年,他充满感慨地说:“我这辈子的经历,充满坎坷曲折,尝遍酸甜苦辣,却又丰富多彩。我的一生都是党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我要把我的一生献给党。”
苦难童年 参军一跌到底
“我从小很穷,从小父亲过世。母亲眼睛得了白内障,失明看不见。哥哥去当兵了,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小10多岁的妹妹。从初中开始,我就利用暑假,在粮库打工晒稻谷挣学费。一个假期挣几块钱,刚刚够学费。”
曾正华读完高中后,1961年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后来的电子科技大学。当时每个月有助学金,吃住不出钱,且因为他是农村学生,每个月还有2元生活费。“我在学校的所有开支,就靠那两块钱。当时笔记本都买不起,只能买了纸,自己装订成笔记本。”
正像他起伏多变的人生,从读大学开始,生活就开始变化多端,难以预测。本来他学的是自动控制专业,结果一年后,因苏联专家撤退回国,该专业被取消,他又被转到微波多路通信专业学习。
“1968年,由进驻学校的军宣队、工宣队和学校被解放的革命领导干部组成三结合毕业生分配小组。学生一个也不能参加,我才被分配到成都军区。”
此后,曾正华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从军生活。他到成都军区报到后,政治部又开了一个调令,把他下放到54军。他又从成都坐火车到重庆。
“到达重庆报到后,政治部干部处征求我的意见后,又把我分配到在雅安的130师。一个月后,部队大换防,把54军调防到云南大理,成为昆明军区的部队。我又随130师部调防到了云南临沧市。后来又被下放到云南耿马388团,山那边就是缅甸。最后来到3营8连2排4班,穿着干部的军装,拿着手枪,却在班里当士兵。就这样,我一撸到底,从大军区一路下放到步兵班。”
曾正华入伍后,虽然一路上走到人生最低谷,但他并未灰心失望,自暴自弃。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信仰,等待自己人生转折点的来临。
峰回路转 科研报效国家
“那时,一个团只有我和人大毕业的两个大学生,后来就把我调到团部宣传股,写团史,把英雄故事汇编成连环画,在全团展示和宣传,鼓舞斗志。”
1969年初,中苏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号称在边境陈兵百万,边境局势陡然升温。历史的洪涛巨浪再次打在曾正华这个普通士兵的头上。
“1969年底,将54军调防到河南新乡。调防出发前,把我从步兵8联调到通信连,负责通信装备的维修。我从来没有修过电台,就看了三天三夜的电台说明书,绝不能耽误部队调防联络。”
到河南后,曾正华的命运开始发生逆转,他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再次被激发出来,自己也慢慢有了用武之地。
1969年12月15日,130师改称54军160师,所辖各团依次改为478团(原388团)、479团、480团、师炮兵团。
“1970年,我被调到河南辉县160师通信修理所,开始研究技术革新。第一个项目是研制电台发射天线,结果效果不错。后来,武汉军区一个军选派一个代表成立一个观摩考察团,到北京参观海军的科研项目。我当时被选为54军的代表。”
1973年,曾正华被借调到武汉军区炮兵司令部科研处,研发了诸多项目。他也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我研发的第一个项目是‘双三七高炮省力省电机构’。高炮创针击发炮弹时,需要用电瓶电击发。这个装置研发成功后,功耗降低一半,电击发的电压从60伏降到30伏,减少了一半的电瓶。项目最后荣立二等功。另外一个是可控硅恒流自动充电器,荣立三等功。”
“后来研发的一个大项目是‘601装置’。实际上项目的正式名称是双三七高炮无线电遥控电击发和通话装置。这个项目要解决控制6门高炮同时自动发射和6门高炮操作员与高炮连指挥员之间的通话联络问题。最终使火力和命中率同时增加6倍。项目从1972年开始研发,一直到1977年才定型,逐步列装部队。这个项目后来在军事博物馆展出。我也因此荣立一等功。”
曾正华回忆:远距离放置的防空高炮,如果用电线连接后,容易被炸弹炸毁,如何改为用无线电遥控,在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高科技和芯片等技术作支持,所以攻关难度很大。
“用无线电遥控高炮发射炮弹,首先要解决抗干扰问题,其次要稳定可靠。为攻克技术难关和检验稳定性,我先后到武钢炼钢炉旁,多个野战部队,炮兵部队和武汉军区在河南确山的炮兵靶场做实验。5年时间,走遍了很多军区和地方,一共研制了三代。最后我在1976年又随160师高炮营去河南确山军区靶场,进行高炮实弹射击打飞机拖靶,考核检验601装置的各项性能良好后才真正定型。”
1977年5月份,完成此项目的研制工作后,曾正华又回到河南辉县160师通信修理所。
1978年3月18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曾正华也亲身见证了这一个历史的重要时刻。“那是科学的春天,是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我在大会上见到了穿着朴实的陈景润等中国很多科学家。当天晚上在二楼宴会厅举行了国宴招待参加科学大会的代表。”
“1978年9月,解放军画报社记者来采访我。1979年1月份解放军画报第1期刊登了两个人的专访,其中一个就是我。当时,我感觉热血沸腾,觉得自己达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
“我从军后的经历跌宕起伏,在部队搞科研要感谢那些慧眼帮助我的人。首先是我们160师师长,他很重视科研,重视创新,让我有了用武之地。另外还有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和武汉军区炮兵司令部科研处处长等领导,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回首来路,正是这些领导,为了国家、军队的发展,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曾正华的研究,才有了他后面诸多的科研成果。
赴越参战 数次身陷险境
1979年2月份,中国开始对越南自卫反击作战。54军全军开赴前线。此时,曾正华已经是160师通信修理所所长,为正连级干部,负责全师通信装备维修工作。
“上前线时,我对亲人和朋友都没有讲,也没有什么交代。儿子1970年出生,女儿1974年出生还在上幼儿园。临别时,老婆送我上车的时候,牵着儿子,背着女儿。”回想当时的情景,曾正华依然唏嘘感叹,忍不住眼中闪出点点泪花。
当时,按照军委命令,师以下单位要全部进驻越南。曾正华为此带了很多通信维修器材,但到越南边境后,因为要翻山越岭,实在无法带走,只能丢在当地老百姓家,仅带着一个维修工具包,用手摇发电机供电维修。
回忆当时的参战情况,虽然曾正华是随师部行动,但依然有两次在枪林弹雨中身陷险境。他也亲眼目睹了战争中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情景。“开始进入越南后,精神很紧张,也没有电视看,不知道战场情况。我在战场上就穿着一件单军衣,全靠军用雨衣来遮风挡雨和防潮。进入前线后看到阵地上、稻田里遍地是尸体,感觉很可怕,很恐怖。”
第二天他心里才慢慢有点适应战争的残酷。“在开往高平途中,因越南的公路很窄,只有一个车道,只能单向通行,因有一辆坦克车坏了,挡住了前行的军车,我乘坐的军车上几十个人只能下车步行继续前行。当时,四处都是枪炮声,从前方不停抬下来很多牺牲的战友,战况非常惨烈。”
曾正华所在的师部,虽不在第一线,但却是越军重点攻击的核心部门。“之前每天晚上,我带着两个新兵,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树枝遮住睡觉。到高平后,才有房子住。当时,越军物资匮乏。他们的大米、被子等都是中国援助的。电信局电话总机、单机都是上海生产的。
曾正华介绍:因为160师在建国后,一直在打仗,在朝鲜战争,西藏平叛,中印战争中,都有参战,参战经验丰富,所以在越南参战中,师部伤亡较少。而曾正华在参战期间,再次荣立一个战斗三等功。
1979年参战回国后,曾正华被调到河南新乡54军通信修理所任所长。“在这里我又研制了一个笼形天线,让电台车的信号发射距离更远,效果更好。两年后又被调到武汉军区通信修理所,先后任工程师,无线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回顾参军的经历,曾正华无限感慨:“我参军入伍经历很特别,入伍后从军区一路下放到最基层的步兵班。最后又一步步调到大军区,走了一个轮回后又回来了。我入伍后,跟随54军从成都军区到昆明军区再到武汉军区,武汉军区撤销后,1986年又被调到广州军区,这种经历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人。”他在广州军区通信修理所又先后任副所长兼武汉分所所长,总工程师,最后为高级工程师。
特区养老 庆祝建党百年
在深圳安居养老的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1986年第一次来深圳时,深圳火车站还是铁皮房,福田香蜜湖是郊区,上海宾馆以西就是农田。深圳用几十年时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实在不简单。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后,终于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我这一生从读书到参军,都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自己原本一无所有,一路上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所以,我不能忘本,要把一生奉献给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