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祥:基建工程兵拓荒牛精神在罗湖传扬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4-10-31

40多年前,深圳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到处百业待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深圳建设者们的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建设者之一,是深圳早期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深圳“拓荒牛”精神的代表。从1979年起,两万基建工程兵陆续南下深圳。那时,深南大道还是一条简陋的小土路,深圳大剧院还是一块荒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还是两排工棚……此后,在以基建工程兵为代表的建设者们的勠力同心下,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拔地而起,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奇迹般生长,深南大道、深圳体育馆、上海宾馆……众多代表性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任基建工程兵00319部队(31支队)师政治部专职新闻报道员的杨洪祥,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那些军装,那些脸庞,那些汗水,那些激情燃烧的青春。在深南大道,在竹子林,在通心岭,在火车站,在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杨洪祥一次次按下快门,为建设者们留下了珍贵的建设深圳的记忆。

杨洪祥,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1983年退役。原基建工程兵专职新闻报道员。1982年,他跟随部队来到深圳参加特区建设。1983年9月15日,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他分配到深圳市建委办公室(后改名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公司)担任新闻秘书。

“我是1978年入伍的,本来是做瓦工的,但因为在部队喜欢写黑板报,后来就逐渐负责起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1982年,我作为基建工程兵00319部队(31支队)师政治部宣传科专职新闻报道员,肩负着记录和报道基建工程兵建设经济特区的重要任务,坐火车从湖北襄樊师部出发来到深圳罗湖。

1.jpg

在深圳大学图书馆举办的基建工程兵拓荒记忆照片展上,杨洪祥向观众讲述拍摄照片的故事

2.png

1983 年初,杨洪祥在工地采访。左一为杨洪祥

一晃来深圳40多年,我的家从未搬离过罗湖。很荣幸历史机遇选择了我,当年能用文字和照片真实记录深圳早期建设的模样,见证了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牛精神不断在罗湖扎根、传承、发扬。”

住竹叶和竹竿搭建的简陋工棚,在现场记录第一代建设者的苦中作乐

在来深圳的前一年,杨洪祥第一次知道了“深圳”和“罗湖”这些字眼。“繁华、大都市、美好”,是来之前的憧憬。这个位于南海的边陲小镇,让年轻的他非常向往。

“1982年11月19日,我背着一部价值148元、一次只能拍12张照片的海鸥牌120型号相机和一部135相机,以及简单的行李,经过三天两夜奔波来到深圳。一下车,我就拿起相机想赶紧记录。当时,位于罗湖的深圳火车站非常简陋,只有一个站台、一个售票窗口,但作为深圳重要的交通枢纽,车站里人来人往,十分忙碌。我按下快门,拍下了我到达罗湖后的第一张照片。当时深圳的主要城区就在罗湖。但是展现在我眼前和镜头里的景象与想象中的繁华大都市大不一样。那天,部队派了一台摩托车来接我,从离开火车站到基建工程兵位于竹子林的驻地,一路上所见之处尘土飞扬。荒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建设工地,离我远的工地,可以看到推土机等机器,一些距离近的,甚至可以看到战士们正拿着工具进行测绘。”

杨洪祥回忆,当时的驻地只有用竹叶和竹竿搭建的简陋工棚,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四面透风。乐观的战士们笑称房子是“竹叶宾馆”。1983年刮台风时,房子上的竹叶垫层一扫而光,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竹竿,大家的日用品都被冲走了。他拿起相机,拍下了台风过境后的“家园”。

“虽然辛苦、寂寞,但我们基建工程兵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作为深圳第一代“拓荒牛”中的一分子,我们心中都有坚定的信念:所有的艰难都会被克服,寂寞都被会消解,心中的蓝图也一定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实现。”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特区建设角落,用600余张照片定格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1982年抵达深圳到转业后1985年去市委党校读书,这三年里,杨洪祥常常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基建工程兵奋斗的地方拍照写稿,主要就是在罗湖。

1982年刚来时,国贸那里还是块平地。在杨洪祥的记忆中,几乎在一夜之间平地上就挖出了大厦的地基。1983年之后,杨洪祥经常往国贸跑,基本拍摄了大厦从无到有的建设全过程。那时候国贸周边全是泥凝土路,风一吹尘土都让人睁不开眼睛,常能看到工人推着板车在小土路上穿梭着运送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繁忙异常。很快,“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全国传开,那段时间,杨洪祥每每回去整理照片都会发现国贸大厦又有了新的高度。

“那时,我已经清晰地感受到,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而我相机定格的瞬间,也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每次想到这里,我便有了使命感,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激情,不停地按下快门,想尽可能多的拍摄照片,多留下些历史的印迹。3年下来,我共拍摄了600余张新闻纪实图片。如今40年过去了,镜头下的许多场景仿佛依然历历在目。记得那时,从即将建成的红岭大厦朝蔡屋围方向望过去还是一片荒地。红岭路附近的笋岗和八卦岭当时还有许多小山包和鱼塘,后来也是我们基建工程兵用推土机将之推成了平地,为后期拔地而起的楼宇建设打下了基础。”

如今的地王大厦高耸入云。而在当时,地王大厦原址附近是存放部分供港生鲜的转运外贸出口货站,一些从内地运来供应香港的家禽家畜在这里转运,铁路两边各种粪便常常堆积如山,清理粪便的任务就落到了基建工程兵的身上,部队官兵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义务清理。基于此,他们也成了深圳最早的“义工”。

“1983年是我和战友们人生的转折点,所有驻深圳基建工程兵部队集体就地转业改编。当年9月,改编仪式在深圳戏院举行,战士们脱下军装,彼此拥抱,难忘在部队的青春岁月和战友情,纷纷泪洒深圳戏院。我在现场拍了很多照片,把这些历史场景永远留在了胶片上。”

3.jpg

正在施工的园岭住宅小区是基建工程兵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

“军装义工”从布吉河掏出上百吨垃圾,3年385篇报道记录拓荒牛精神

1982年到1985年这三年间,除了拍摄照片,杨洪祥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前后发表了385篇通讯稿件和报告文学。转业后,杨洪祥到市建设集团(原市建委办公室)担任专职新闻秘书,依然负责基建战线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深圳特区报》发表《深圳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等报道。在一些媒体开设的“经济特区之窗”专栏,杨洪祥还发表了《为布吉河换新装》《文锦渡前方便店》等通讯稿,记录了罗湖和深圳的发展变迁。

“河岸两旁杂草丛生、堆满垃圾、臭泥淤积,使人望而生厌。”这是杨洪祥在《为布吉河换新装》一文中对当年布吉河的描述。那时候有人将布吉河称为深圳的“龙须沟”。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早就想给布吉河“换新装”,找了一些人都不愿意干,最后找到基建工程兵,请求帮助清理布吉河,部队领导当即就同意了。

“当时基建工程兵任务很重,这群‘军装义工’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前去清理。在罗湖人民桥下,垃圾、杂草和淤泥堵塞了桥洞,基建工程兵们卷起裤腿下到脏水中清理,一些干部和战士被水里的碎玻璃、铁片扎破了脚也顾不上管,赶在涨潮前把杂草全部拔掉、垃圾全部清理,一连忙了一个多月,共清理出了上百吨垃圾,除草面积5000多平方米,最后提前5天完成了相关清理任务。”

现在,每次路过罗湖的地王大厦、京基100、国贸大厦,或是在布吉河(罗湖段)岸边散步时,只要有机会,杨洪祥总是会驻足停留观察一下。当年拓荒的场景早已被眼前繁华干净的街道和到处充满活力生机的景象所取代。但他会永远记得年轻时这片土地最初的模样,也会记得那些曾出现在我镜头里令人动容的一幕幕场景和第一代特区建设者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拓荒牛精神。

捐献全部原图胶片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想再次拿起相机记录“万象罗湖”动人景象

“1983年转业后,我陆续将拍摄的这些珍贵照片一一整理、细心封存。此后近40年里,我将所有资料装订成册,始终摆在书架上。这不仅是我的个人回忆,更是当年赴深2万基建工程兵和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共同记忆。现在很多深圳年轻人并不知道基建工程兵建设特区的历史,对经济特区的拓荒牛精神也了解不深。我就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些历史和其中蕴含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2021年,杨洪祥将这些在心里堪称“无价之宝”的历史照片原图胶片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新华社以“杨洪祥的深圳记忆”为题发布了其中部分历史照片。同时,他将所有老照片高清版本捐给深圳图书馆、深圳博物馆和市档案馆等地。目前,这些历史照片已在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市民中心展厅等地公开展览,集中展现了1982年到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和基建工程兵建设经济特区的情景。

这些年里,杨洪祥还参加了罗湖区委、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清水河街道办事处等组织的讲师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更加直观、鲜活地呈现40年前的罗湖,更加生动地再现和传播当年特区建设者和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牛精神。

“拓荒牛精神的内核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不断地拼搏进取、坚定信念、任劳任怨。年轻时在部队的经历,让这种精神成为我的支撑,助力我不断探索、努力向前。离开部队后几年,我参与创办了《深圳青年》杂志。2003年,42岁的我毅然决定弃文从商,投身房地产和绿色建筑事业。曾经的基建工程兵又回归建筑行业,心里十分亲切。”

“如今我已年过花甲,但觉得自己和罗湖一样,依旧年轻、充满活力。摄影是我从未放下的爱好,相比那时的海鸥牌,我的相机越来越高级、像素越来越高。我想再次拿起相机,记录如今“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动人景象,继续和这里共生共荣,为罗湖这块福地再次焕发青春、贡献力量。”杨洪祥说。

(来源: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