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华:退役不褪色志愿服务显初心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战友杂志在线
2022-03-22

刘年华,男,1976年出生,1995年入伍,服役于原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机步师部队,曾于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士兵,于1997年因师机枪手考核荣获个人三等功,于1998年因长江抗洪抢险荣获个人三等功。

当兵习武争当标兵

1976年出生于山东的刘年华,从小就有着一个军旅梦。

1995年12月,高中毕业的刘年华满怀一腔热血应征入伍,如愿成为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机步师的一名战士。

军营的路不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军营。刘年华知道,军队的要求不一样,军队不但要求令行禁止,还要求过硬的军事素质。入伍来,刘年华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日常生活中,刘年华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是连长眼中的好战士,班长身边的好帮手,战友心中的好兄弟;在军事训练上,刘年华勤于学习,敢于吃苦,刻苦锻炼。

1.jpg

刘年华进社区义剪

当兵训练没有任何投机取巧可言,唯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刚下连队时,连队组织体能素质摸底考核,刘年华成绩不理想。为此,刘年华主动加大训练强度。别人练习俯卧撑做100个,他就做120个;5公里负重跑,雷打不动,反复变速跑,直到腿软发抖;射击训练,别人打两轮,他主动向领导要求加练一轮、两轮。每次训练后,刘年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反复练习。爬高墙、过云梯、跃障碍。力求找到最合适的自己的方法。都说“炮兵训练靠大脑,步兵天生用腿跑”。出身步兵的他,在体能课目丝毫不敢松懈。轻机枪专业训练,被任命为连队轻机枪手的刘年华起初怎么也打不上。大家都劝刘年华放弃,甚至班长也认为他不适合,想给他换专业。但刘年华坚定的说:“別人可以我就一定能行。”从此,他白天练瞄准,晚上练眼神,“端脸盆”“吊砖头”成为了他训练的常态。理论上有不懂,他就翻看各种书籍,虚心向老机枪手请教方法。身高181cm,76年出生的他,脸上时常挂着仿佛邻家大哥哥一般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也正是靠着这种坚毅,不断激发斗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刻苦训练,他的轻机枪成绩也从零到有,从差到优,最终成为了连队轻机枪专业中的佼佼者。

从一名新兵到一名真正的战士再到一名班长,刘年华有着自己的感悟。“选择了当兵,就一定要当响当当的尖兵。”通过自己的努力,刘年华的体能素质和军事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而且还达到了优秀的标准。

1997年3月,集团军比武,领导将比武竞赛重担压给了他。刘年华欣然受命,并向领导保证坚决完成好任务。

在比武前的集训中,刘年华对比武科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演练。为了提高成绩,刘年华每天射击时间长达七八个小时,一个多月的废寝忘食,终于,在旅首届比武竞赛中,一举斩获了第三名。

也许大家都不知晓,刘年华也曾经历过打靶连及格都艰难的时候,但却由于内心的坚毅,付出了别人多倍的努力和汗水,才有了比武场上斩获名次的他。

在义务兵期间,他表现优异,在训练场上顽强拼搏,多次受到表扬,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士兵、三等功。

危难时刻勇于担当

1998年入汛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致使一些地方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记录。多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jpg

右三为刘年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坚决战胜洪水,是党和国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场重大斗争。与此同时,刘年华所在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临危受命,紧急组建党员突击队,奔赴灾区,加入巩固堤坝、封堵管涌的抗洪大军之中。刘年华所在的部队突进灾区后,来不及休整就分散到汛情最严重的几处堤段,参与处置数十处管涌等堤坝险情。由于现场无法使用工程机械,官兵们就用手挖、用肩扛,争分夺秒地筑围堰。险情一次次袭来,官兵们一次次迎难而上。最大的管涌缺口甚至长达13米。“危险!上!”面对被洪水冲走的风险,刘年华和战友们毅然地跳入没过胸口的决口河段中进行封堵。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官兵们连续奋战,已经超过了常人所能忍受的极限。突然缺口处出现洪峰,水流流速加快,在洪峰的冲击力下,刘年华被水冲出十几米远,被战友救起来后,顾不腿上的伤口造成的韧带撕裂,继续奋战在一线。经过十几个小时连续奋战,一条完整的围堰在官兵身后筑起。

战士们防汛救灾工作紧张进行,百姓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粮食情况紧缺的情况下,村民们自发将杀好的猪,送到来驰援的部队营地,表达内心对子弟兵的感谢。“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前来慰问的群众感慨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温暖了所有人。

在这场天灾面前,30余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决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从坚守荆江大堤到抢堵九江决口,用血肉之躯筑起冲不垮的生命大堤。军民同心、顽强拼搏,使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疫情面前奋然前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移居在深圳的刘年华,面对危险,闻令而动,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响应各级党组织的号召,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同年2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招募令,准备成立“退役军人疫情防控队”,刘年华得到消息后,当即就报名提交。2020年4月,刘年华成功加入福田区南园街道街道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队员。

加入红星志愿服务队以后,刘年华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在疫情初期的社区防控期间,刘年华不分昼夜、攻坚克难、不惧严寒、勇于担当,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宣传、消毒、排查、登记等一线的“战场”之上。没有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累,刘年华总是说:“我是党员又是退役军人,这点苦算什么!”他每天早出晚归,开启“007”工作模式,和队员们每天24小时为南园街道社区居民服务。在疫情后期,社区防控、义务献血和复工复产期间的测量体温,学校复学后的交通疏导,服务进社区的义剪等活动,都有着刘年华的身影。刘年华的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3.jpg

退役不褪志 退伍不褪色

“我们做志愿的纯粹就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作为一个老兵、一个党员的社会责任,没有其它的多余想法。”疫情时期战斗在疫情防控各个岗位,疫情之后开展各种常态化的志愿活动,服务于广大的市民群众,刘年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传统,向南园街道社区居民展现了退役军人不忘军人本色,牢记使命担当的英勇形象。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是身在部队还是脱下军装,刘年华都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也始终坚守着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信条。

(文/本刊记者林韶君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