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荒漠中实现中国航天梦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2-08-28

口述/ 军休干部   南树军

在深圳坪山一间简单朴素的公租房里,南树军的行动有些迟缓,他刚做完胰腺肿瘤手术,正在休养。虽已80高龄,但南树军双眼却炯炯有神,声音洪亮、坚定,充满力量。言谈之间,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在人生暮年,蓦然回首,依然无怨无悔。

1.png

天资聪颖 投身科研报效祖国

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后,南树军说,因为大学招生超员,大学期间考试特别难。“我们数学系招收了7个班,毕业时只剩下4个,每个班只有30多人。考试不及格的都被中途劝退。” 1965年顺利毕业后,南树军成为国家储备生;1966年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成为第一批从零开始研究卫星的科研人员之一;1968年底他进入部队,当时卫星项目施工全由部队来负责。

南树军回忆:当时的卫星发射,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搞卫星本体研究;二是搞火箭研发;三是搞地面测量。为此,国防科工委同时成立了这三个单位。地面系统的工作落在南树军所在的部队,项目也由其部队的工程兵来施工。

挑战困境 参与发射我国首颗卫星

1969年,南树军跟随部队来到酒泉。“当地环境恶劣,吃水都成问题,经常吃下水道的水;晚上零下四十多摄氏度,我们烧煤用火墙取暖。”南树军回忆当时的情景,“那时候思想都比较单纯,没有人叫苦,一心想着成功完成这项任务。”

南树军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们的首颗卫星‘东方红’重量很重,里面主要安放了一首《东方红》的音乐播放设备。”在那个年代,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整体实力。此外,卫星发射成功对国防也有重大意义。“中国东方红卫星升起来以后,大家都非常高兴与自豪。” 南树军说,“证明了自己原先设计的方案是正确的,这套系统是可行的,为以后发射卫星打下了基础。”

再克难关 攻破“331工程”难题

1971年,南树军来到陕西渭南一个小山村,开展计算卫星的轨道和轨道姿态控制等工作。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召开第八次常委会,会上批准了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上报的《关于发展中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至此,中国发展通信卫星这一工程终于落地,“331工程”也就成了中国通信卫星工程的代号。南树军所在的部队,随后开始执行“331工程”,要把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到36000公里远的地点,这是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面临一系列技术难关。

“这有几个难点,一个是发动机动力不够,需要增加三级液氧发动机;再一个就是要先把卫星发射到近地点,在远地点附近再把固体发动机点着,把卫星推送到36000公里高度的轨道。”

1984年1月29日,第一枚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载着东方红二号0A星腾空而起。但火箭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后,推力消失,此次发射任务失败。两个多月后,1984年4月8日19点20分,东方红二号0B星在长征三号火箭托举下,一飞冲天,这一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发射成功两天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发现,卫星上的电池已高达60℃。南树军表示,要解决卫星上电池温度过高的问题,就要不停地调整卫星姿态降低电池温度。为此,他10多天连续在计算机前工作,观测调整卫星的温度,通过多次调整卫星的姿态来控制卫星温度,最终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1984年4月18日上午10点,时任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通过东方红二号0B星,拨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记王恩茂的电话,信号稳定,语音清晰。同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体从事东方红二号卫星研制和试验的人员发来了贺电。

当年,年仅45岁的南树军却一下得了高血压,任务成功后,被迫下山疗养。50岁时,他又得了脑血栓。“当时任务实在是太重太重了,工作非常累,几天几夜不睡觉,落下了不少病根。” 南树军说。

奔波半生 夫妻最终相聚

此后,南树军还陆续参与了风云二号等卫星发射任务。1998年,退休后的他继续报效国家、服务社会。2001年,他来到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又做了10多年研究工作。老伴宋俊池现已白发苍苍,她一路追赶着老伴的脚步,“我这一辈子都是跟着老伴跑,直到1994年我退休了,我们才算真正团聚。”

“现在我们国家的卫星很先进,可以控制卫星的三个旋转轴。‘嫦娥’可以登月,北斗也不比GPS差。中国有了导航卫星,腰杆也硬起来了。”亲眼看到中国航天航空技术不断前进,南树军有些激动地说,“看到这些变化,非常高兴。现在年轻人都很优秀,国家发展后继有人。”

2.png

南树军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