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和姚剑辉年轻时的军装照
97岁的董燕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妻子姚剑辉向记者讲述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董燕与姚剑辉既是战友,也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他们都参与过抗美援朝。如今,董燕双耳已不太能听清,但他跟随着妻子的思绪穿越回当年,眼里泛着泪光。
“鸭绿江不是跨过去的,而是‘绕’过去的”
“在我的一生中,抗美援朝的艰苦岁月是印象最深的。”回忆起青春时期义无反顾的选择,93岁的姚剑辉依旧信念坚定,哪怕枪林弹雨、马革裹尸,她也不曾有半点后悔。
1949年,不满20岁的姚剑辉瞒着家人报名参军,在部队卫校学习医学护理知识。因表现优异,她被评为“模范学员”和“优秀共青团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申请加入志愿军,奔赴前线。
1951年,姚剑辉和战友们跨过了鸭绿江。“鸭绿江不是跨过去的,而是‘绕’过去的。”在姚剑辉的记忆里,离境入朝的征途并不容易,她说,敌机当时频繁对鸭绿江进行袭扰和轰炸,为了安全着想,部队选择晚上急行军,白天组织战士们挖防空洞,绕着山路从丹东到朝鲜走了整整8天,当时不少战士的脚板起了大水泡。那时的条件很艰苦,敌人天天轰炸,后勤跟不上,救护人手和药品经常不足。作为战地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伤口处理是主要工作,也是很困难的工作。
姚剑辉回忆,途中,不少战士脚板起了水泡,医护人员便用马尾毛解战士“脚泡之苦”。而且,一路上,她不仅充当医护角色,还经常帮受伤战友们背粮食、背枪支。
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朝鲜,姚剑辉成为一名白衣战士,穿梭在战场上救死扶伤。“那时,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经常要背着药箱绕小路走。有一次,我走着走着,突然炸弹在一旁炸了个大坑。”姚剑辉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那个大坑足足10多平方米,药箱也散落在一旁。之后,一枚枚炸弹落在周边,她急忙躲进麦地里暂时避险。
“当时我还是新兵,不太懂,其实那种情况是必须要离开的。但我又想,如果没有了药箱,我拿什么救人?”在姚剑辉心中,医疗器械比她的命还重要,所幸她只是被炮弹炸起的石土掩埋,没有负伤。
战场上,这样的生死瞬间,姚剑辉经历过无数次。姚剑辉记得,自己去防空洞送药,刚走出来就遭遇敌机扫射,走在身后的两名战友甚至被射穿了胸膛。姚剑辉也记得,同样是遭遇敌机袭扰,自己的床铺被子弹射穿,而仅仅几分钟前,她还躺在床上。
“那时脑子里没有害怕二字”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那一战最艰苦。”姚剑辉说,白天敌机轰炸,只能在晚上运送伤员。每到夜幕降临时,前线卫生员就开始运送伤员,医护人员便马不停蹄地投入“战斗”中,“包扎、手术,一直要忙碌到深夜,刚有时间吃上一点压缩饼干和炒面充饥,下一拨伤员又被送来。”
“当时,我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只睡3小时。”姚剑辉记得,在一次手术中,血浆用完但补给未到,一名年轻战士失血过多面临休克,她想到自己是匹配的血型,便毫不犹豫输了300毫升血给伤员,保住了那名战士的性命。
输血过后,由于缺乏营养、严重缺少睡眠,姚剑辉常感觉眩晕但依然坚持工作。“当时全靠意志力,多挽救一个战友的生命,我内心的欣慰感就增多一分。”姚剑辉说。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姚剑辉因个人贡献突出荣获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
抗美援朝期间,姚剑辉还认识了丈夫董燕。董燕在部队后勤负责安排抢救伤员、修建铁路等战地补给工作。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也是他们结婚70周年。70年来,夫妻二人从未红过脸,彼此相濡以沫。“我们现在的生活平淡、幸福,都是得益于和平稳定、祖国强大。”姚剑辉说。
从部队转业后,姚剑辉成为专业医务教育工作者,担任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长,离休后又受聘到广东省卫生厅医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工作,从事医护教育工作40余年,多次获得“优秀医学教育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临别前,记者问姚剑辉:“在战场上,每天都面临死亡危险,不害怕吗?”姚剑辉说:“那时脑子里没有害怕二字,只想着战争能够取得胜利。”
姚剑辉(左)和董燕(右)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