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文:真情化雨爱撒高原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1-07-13

王建文办公室的桌上摆着毛笔架,平铺着临帖,随时准备着写上几笔的样子,书法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王建文的平头和几年前援藏的照片上如出一辙,说话的语气和善爽朗,没有距离感。

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王建文参加广东援藏工作,在西藏察隅县深入基层、情系民众、艰苦奋斗、实绩援藏,赢得受援市、县干部群众好评和肯定。2020年7月30日,王建文获评“深圳最美退役军人”。

援藏三载

王建文出生于1969年,1986年入伍,1998年退伍,在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深圳指挥部办公室担任参谋,现任龙华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9年,王建文带着家人沿川藏线自驾游,为藏区风光深深折服,但西藏居民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引起了他的关注,援藏的念头悄悄扎根。为实现援藏梦想,王建文开始锻炼身体,风雨无阻地每天长跑5公里,开始他的准备工作。

2013年7月,在龙华新区(时称)担任城管局副局长的王建文经过自愿报名和层层选拔,受深圳市委组织部委派,成为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一员,担任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位于西藏的高山峡谷区,与缅甸和印度接壤,是林芝离市政府所在地巴宜区最远的一个县,全县共有藏、汉、纳西等13个民族。

1.jpg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安排,察隅县的援藏项目资金总额为3年2亿元。察隅援藏工作组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民生援藏为龙头,以产业援藏、智力援藏为两翼”(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藏指导思想,在深入基层扎实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立足民生,精准发力,科学规划,最终确定了21个盘子内援建项目,其中民生类项目15个,占“总盘子”的73%,让援藏资金落到实处。

英雄坡纪念园

13年的军旅生涯,让王建文对部队的感情很深,初到察隅,他便要求联系驻察部队。察隅边境线长588.4公里,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瓦弄大捷就发生在这里。察隅工作组在调研中发现,在当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建国后的西藏平叛斗争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有447名烈士长眠在察隅,但由于条件所限,这些烈士散布在边境一线,缺乏专人管理,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察隅英雄坡纪念园应运而生,由深圳市龙华新区(时称)首倡援建,选址定在察隅县英雄坡上,占地约80亩。

在王建文的办公室里,英雄坡纪念园的照片一直放在书架上层,王建文告诉记者,修建英雄坡纪念园,应当是他的使命,60年前,正是在察隅作战的130师将五星红旗插在了深圳罗湖桥头,而今重建烈士纪念园则是深圳人民对烈士的报答。

2014年9月30日,在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英雄坡纪念园隆重奠基,2015年9月30日,英雄坡纪念园举行了隆重的开园暨革命烈士安葬仪式。开园仪式上,王建文致辞说:“我们援建英雄坡纪念园,就是要在边疆军民心中再造一座精神家园,强化戍边将士和民族群众的国土、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整体搬迁目本新村

古拉乡是察隅县资源最为匮乏、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乡,每年有6个月的时间被大雪封山,而目本村则深处怒江河谷,不通公路,与世隔绝。从目本村到古拉乡政府所在地,需要翻越4000米高的大山,途经怒江边的险峻悬崖,即使最擅长走山路的村民也要花上一整天时间,唯一的运输工具是骡马。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建文带队到目本村实地考察,一来一回,花费了6天时间。走在滚滚怒江边上,路窄沟深,一失足便会掉进怒江,王建文也怕,他说:“走着走着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但又想着我要这么去了,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了。”即便如此,王建文仍旧没有停下调研的脚步。2015年,目本村的村干部在接受西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王建文的造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察隅县主要领导首次走进目本村。

5.jpg

2020年7月30日,王建文获评“深圳最美退役军人”

2.jpg

2014年11月12日,王建文(右)赴古拉乡觉布如村慰问“亲戚”多吉次仁。多吉次仁早年在伐木过程中双腿被倒下的木头砸断,无法站立。为帮助他家脱贫,王建文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定期慰问救助

据《西藏日报》报道,目本村的人均收入不到2300元,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出过一名大学生和干部。目本村居民居住在木楼,楼下蓄养家畜,二楼住人,卫生条件极差。村民们刚捧出晚饭,便落满了苍蝇。望着村民们热切而愧疚的眼神,王建文浇上辣椒大口吞咽起来。经过两天艰难跋涉,王建文脚上血肉模糊,村民打来水让王建文泡脚。但第二天早上,王建文又看到了那个盆,却是用来和面,王建文大口吃着苗条,没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目本村地质灾害整体搬迁项目被提上日程,由广东援藏工作组统筹3000多万元援藏资金建设。

2015年6月,目本村整体搬迁项目全面开工,2016年5月全面竣工。目本新村位于上察隅镇巩固村竹巴组附近,坐落在神山旁面,村子四面环山、气候宜人,每户藏民院落为540平米左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为187平方米,有四个卧室、一个客厅、一个杂物间、一个厕所和一个储物室,与目本村的条件天壤之别。

爱洒高原

2014年7月9日,《深圳商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深圳援藏干部救助3名伤残藏族女孩的故事,这篇《察隅格桑花鹏城重绽放》长篇报道引发了粤藏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援藏工作组在调研过程中偶然得知有三名察隅县的藏族伤残女孩强巴卓玛、罗布卓玛和拥曲珍因家贫无力救治的情况,当即决定筹措130多万元,对三名女孩进行救助。2013年12月28日,工作组将三名女孩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拥曲珍——1999年父母相继去世,患先天性右侧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右耳听力完全丧失;罗布卓玛——出生8个月时家中失火,脸和颈部被严重烧伤,无钱医治、形成陈旧性疤痕;强巴卓玛——从小就失去母亲,2012年一场严重车祸致其右膝粉碎性骨折。情况最为严重的强巴卓玛生活不能自理,为给父亲和姐姐减少负担,她强忍着少吃少喝。当王建文见到强巴卓玛时,她已经骨瘦如柴,一米七的个头却只有80多斤,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治疗,右膝已经严重腐烂变形。经过数次手术,三位藏族女孩迎来新生。但这样跨越千里的爱心救援行动并未停止,为了更广泛、更大力度的解决藏区人民地困难,8名援藏干部利用休假、探亲等时间走进企业、社团、机关等多方争取支持。根据《西藏日报》2015年10月1日报道,援藏两年间,援藏干部们动员社会资金超过7000万元,占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自筹资金的70%以上。两年时间里,深圳援藏干部与31户贫困户“结对认亲”,资助学生19名。王建文共结下7对“穷亲戚”,直至今日,王建文仍和他们保持电话联系。

3.jpg

2014年11月12日至17日,王建文第一次率队赴古拉乡目本村调研地质灾害村整体搬迁工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怒江边上徒步了4天,慰问察空、目本、格巴的70余户村民,为他们送去大衣、棉被

4.jpg

2015年12月15日至20日,王建文第二次带队徒步进入古拉乡目本村调研整体搬迁事宜

不走寻常路

王建文坦言自己的做事方法与常人不同,他讲述自己和同事在治病钱都没有全部筹集到位时便将女孩们送往深圳治病,也毫不避讳自己在援藏过程中对队员们的严格要求,实施军事化管理:不允许打麻将、参加宴请等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和练字是援藏队员们唯二的娱乐。但他真抓实干、严格要求为援藏项目的推进提供了保障,收获了真心实意的爱戴,三年下来,王建文收获了30多面锦旗。

2016年4月6日,王建文的援藏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及所属新兴媒体《时代先锋》栏目集中报道,2018年3月获得“感动深圳”年度特别奖。

目前,王建文担任龙华区信访局局长,2019年龙华区全市信访工作绩效考核排名第一。王建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同样不走寻常路,2020年疫情期间,王建文遇到一位年近七旬的“五无”(无户籍、无固定居住地、无职业、无家庭、无子女)老兵姚辉全。他祖籍四川蓬安,居住深圳多年,但没有户籍。由于没有固定居住地、已过退休年龄,姚辉全的生活无法保障,由于无户籍,老人甚至不能办理身份证。为保障姚辉全的正常生活,王建文绞尽脑汁为其争取到住所及每月固定补贴,专门为其制作了特殊的“身份证”——龙华区信访联系卡,在联系卡背面,印着龙华区信访局两位工作人员的座机及手机号码,并盖有龙华区信访局印章。这是一项全新的举措,龙华区信访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办法是我们局长想出来的,之前没人用过的”,语气里不乏敬佩。王建文态度和煦,工作上要求严格,很受职员们喜爱。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这首描摹察隅一年四季风景的诗,被王建文印在援藏时的名片背后,是他眼里、梦中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而今,岗位变换,相隔千里,王建文名片背后仍印着察隅旅游资源推荐信息,在离开藏区4年后,他对察隅的爱依旧不改。

文/本刊记者余瑶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