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女上尉——直击武警女上尉陈琼敏离队前的那些事

来源:战友杂志在线责任编辑:webadmin
2021-01-04

陈琼敏在穿越地桩网.jpg

听说,陈琼敏要转业了,军校战友群里一下炸开了锅。善良、热心肠、好人、低调等词汇高频出现。

热心肠陈琼敏

毕业9年,军校同一学员队的战友普遍联系越来越少。不一样的是,主动添加陈琼敏联系方式的越来越多,尽管她在群里发声次数屈指可数。她留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腼腆,笑起来温暖,很甜。

大事难事,战友们都会在微信群里求助一下。

她越来越让战友们意外。战友周月停说,以前在学校,她很少说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遇难事时大家会提上一嘴“找陈琼敏试试!”

去年她帮助了四位群里的战友,异地就医困难,陈琼敏竭尽所能为战友及家属们提供帮助。一名战友表示,“我们在军校只是说过话,几乎没有交集,从来没想过,发生这么大的事她会主动站出来帮我们渡过难关,假如有一天她有需要,我一定拼尽全力报答”。

她的善良是红色基因的传承,源自同为军人的父亲的乐善好施。从记事起,每年春节前,父亲都给村里年纪大、经济条件差的老人发红包救济。父亲的一个战友家庭条件不好,他便资助战友的孩子上学。其实,当时他们家的经济并没有多宽裕。

她只是腼腆,热忱是从小就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下着大暴雨,有两兄弟在马路上被人撞倒,弟弟在哭,哥哥受伤疼得直打滚。陈琼敏马上把他扶起来,送回家。一开始小孩的爸爸以为是她撞的,弟弟连忙解释:“不是姐姐撞的,是姐姐帮了我们。”后来小孩的爸爸专门去学校和家里感谢她。那年,她刚满12岁。

18岁那年,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如愿入伍成为一名女兵。每次打电话,她最喜欢让家人寄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都是吃的,她全都分享给战友。后来,当老兵了,只要是外出,无论时间多紧,她总会买一大袋吃的回来与战友一起分享。再后来,当了军官了,她会时不时煲一大锅汤,叫小战士们一起分享。

体验特种训练

今年,她所在的武警支队组织转业干部开展了“讲当兵故事话强军初心”主题活动,发挥老兵余热,激励留队战友献身使命,矢志强军。座谈会上,她一如继往的安静坐着,手上频频的记着笔记。

在“重走军旅路”环节中,她的选择出人意料——特战中队。

上午8时,位于深圳梧桐群山间的特战训练场室外温度已经达到38℃。特战队员到来时,她已经在那里等待许久,额头上已微微出汗。

“我跟不上你们节奏的,只是来体验一下!”跟在队伍后面小跑热身、拉伸韧带,对特战队员们的惊讶表情,她腼腆的回应。

其实,为了这把体验,她已经准备了近一个月。除了枪械、匕首等,特战服、作战靴、迷彩油、背囊、水壶等都是她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准备的。

“请你保持冷静,我没带武器,你看……”没一会,蓝军发动了突袭,一场人质劫持演练在如火如荼进行,担任谈判专家的她举着双手,语气柔和,匀速地转了两圈。

除了按特战队员的标准准备了自己的装备,特战中队中队长黄睿发现:“她的持枪姿势、手语动作、谈判术语等都相当专业,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当兵就是为了打仗,别看我是女的,我也有个特种兵的梦。”

三个小时的持续对抗后,终于迎来了休憩。和大家一样,她灰头土脸,满身的泥土,一道盘腿坐在泥地里。一起摸爬滚打吃过苦、流过汗,她从“首长”变成了“大姐”。

“我就是来找虐的,这才是我入伍前想要成为的样子!”她说。她一直很优秀,2006年入伍后,当话务兵,她七天就能记住3000多个号码;考上军校,随队坚守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安检口的“最后一道关卡”上的她,因工作专注曾被媒体聚焦报道,一时间成为网红“安检口上的微笑姐”;毕业后,分配到“一街两制”的中英街验证中心提任检查员,她火眼金睛查处假证,还多次抵制住了走私分子的拉拢腐蚀。

哨声响起,特战队员们停止休息时的嬉笑,向她告别。因为接下来是极限越野科目,全程负重40斤,路途长达18公里,一半以上是需要你推我拉的山路,沿途还设置了敌情处置。第11年老兵黄睿关切的解释:“大姐,这科目不好玩,一般人很难扛得住的!”

陈琼敏的最后一班哨.jpg

陈琼敏的最后一班哨

“这是我的军旅最后一次了,爬到也要爬完,哪怕爬到明天!”经不住她的再三央求,黄睿只能答应。但条件是——把背囊清空。

“我太厉害了!”三个多小时后,她登上断崖山颠,与特战队员们就着山泉啃着干粮,俯瞰远处的繁华都市,成就感爆棚的她禁不住自己给自己点赞。

“确实厉害!”

“大姐,你太让我意外了!”

“是个狠人!没早来特战,可惜了。”

……

陈琼敏重温军人誓词.jpg

陈琼敏重温军人誓词

战士们由衷的钦佩、赞叹,她马上又变得腼腆而羞涩。

“老兵就是不一样!”下午四点,队伍回到出发点,特战队进行各岗位素质强化。从狙击到突击,从过障碍到搏击,她每个岗位都体验了一把,每次都拼尽全力,好几次都是在冲过终点那一刻瘫倒在地。

“只要搞不死,就往死里搞!”这是她向特战队员们分享新兵时的女兵排格言。话有些糙,她解释为“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并将此作为自己军旅的座右铭。

夕阳之下,兵心是最清凉的晚风。她和他们一起杠着枪,唱着歌,凯旋回营。

难舍的别离

“老兵同志,你已完成岗哨任务,下面由我们接哨!”完成特战训练次日,在粤港交界山坳的伯公坳哨楼里,陈琼敏卸下执勤装备,正式交接给接哨士兵。

“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就跟昨天还在新兵连第一次站哨一样!”她自言自语,带着丝丝伤感,这是她军旅的最后一班哨。

其实,她已经多站了一班哨。早上5点多,她就起床洗漱做准备,5点55分就到这里交接哨。7点半左右,她向中队提出了继续站多一班哨的请求。

“陈姐姐是个让人佩服的老兵,平凡的岗位原来可以干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列兵陈钟洋庆幸自己能陪她一起站哨,听她讲军旅故事,收获感动与力量。

临上车前,她回头再次整理了衣着,朝着哨楼举手敬礼。

陈琼敏在分享军旅故事.jpg

陈琼敏在分享军旅故事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13时30分,在十三中队军营的老兵林里,陈琼敏身着礼服,面对着军旗,铁拳高举,誓词铿锵。

这是属于她一个人的仪式。四名护旗兵也是主动申请的,中队官兵都争着送这位长期在中队蹲点帮建的“陈姐姐”军旅最后一程。

重温军人誓词后,陈琼敏还向军旗郑重朗读了《致军旅的一封信》:必将不忘初心,退伍不褪色,以军人本色开启新征程。

她庄重承诺:“若有战,召必回!”

“向右看,一,二!”伴随着阅兵分列式口令,训练场上身着阅兵着装的陈琼敏齐步换正步,敬礼转头,英姿飒爽!

“看着地上的步幅线,脚就发痒,想走走三大步伐!”重复踢完了三遍“一个人的阅兵式”,她热血沸腾,神清气爽。

2006年,正值新兵连时的她,最幸福的时光就是组织观看《士兵突击》。从那以后,每次踢正步时,她都会想起主角许三多在草原上一个人出操踢正步的画面,每每想到此,她便会肃然起敬,血脉喷张。

“人生最美是军旅,情感最深是战友!”尽管她跟中队长赵文超说“只是回来看看就走,不要影响训练”,但是中队还是给她办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告别仪式。大家在操场上围座在一起,听她回忆军旅。

“没想到,这么阳光的人也会哭!”新兵张虎城第一次看到她流泪。一个多小时的座谈,她分享军旅故事,每到情深处都会热泪盈眶,氛围一度让人感伤。在官兵们心里,她永远是那个晚会上带着大家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陈姐姐,印象里的她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

“你呼唤我,我呼唤你,军号把我们呼唤在一起……”时间到了,她始终是要走的。最后,她与战士们唱起了最喜爱的《官兵友爱歌》。

她又流泪;战士拍着她的肩膀,说:姐,没事的,想我们了就回来。她点点头,赶紧擦掉眼泪,破涕为笑,继续歌唱。

“欢迎陈姐姐常回家看看!”与战友们一一惜别后,强忍着不流泪的她本不打算回头。不想,队伍集体朝着她的背景敬礼、喊了欢迎词。

她转身,回礼!

五秒、十秒、十五秒……队伍不放,她不放。这是女兵的坚持,如同她的军旅一样执着,像许三多那样平凡而专注的执着。最终,中队长赵文超下了“礼毕”的命令,队伍才放下右手。她嘴角微微一笑,利索的砍臂下手!

“有生之年,有幸遇见。你是我青春的样子,也是我最美的样子。”对于军旅,她写下这样的字眼。14年军旅,她觉得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喜欢这个职业,更热爱身上的军装,它已经长进了她的血肉里,成为了她的肤色。

(文/图深圳武警执勤第三支队廖键)